叫兽胡

  #独家对话#《习近平用典》泰文译者张象锜获泰国翻译大奖


  4月初,《习近平用典》泰文译者张象锜荣获泰国国家翻译优良奖,恰逢《习近平用典》(泰文版)在泰国正式出版发行。出生于泰国的张象锜一直在中译泰领域长期耕耘,不断向泰国民众介绍优秀的中国图书。


  今天,国际君特别邀请到张象锜,请他就获奖、翻译、中国图书的海外出版等话题分享自己的思考。


  张象锜


  “国际君:您在获得今年的泰国国家翻译优良奖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奖项?


  张象锜:这次获奖是突如其来的喜讯。对于我而言,这是鼓励也是鞭策,鼓励我继续专注于图书翻译工作,鞭策我今后在翻译过程中更加谨慎,精益求精。


  这个奖项是由泰国国家翻译暨传译协会(The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Assocoation of Thailand)评选和颁发的,该协会成立于1995年9月13日,每次涉及的获奖人数量约10人,并且都是长期从事翻译工作、各种语种的翻译家,其获奖作品必须是翻译质量优良、内容有意义的作品。在我获得这个奖项之前,还有几位翻译过中文作品的前辈也获得过该奖项。


  “国际君:多年来,您翻译了很多中国图书,并将这些图书介绍给泰国民众,请您介绍几部最具代表性的翻译作品。


  张象锜:我翻译的图书类型范围比较广,包括文学类、名人传记类、历史故事改编类、中医养生类等图书。我比较喜欢的图书是《习近平用典》《明朝那些事儿》《马云正传:活着,就是为了颠覆世界》《尸语者》《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不一样的自然养身法》,以及在今年泰国曼谷国际书展期间出版的《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习近平用典》这本书是我从事多年图书翻译工作引以为傲的一本书。


  “国际君:请您谈谈《习近平用典》(泰文版)的翻译过程,如何能够既保证翻译质量,又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语言的魅力和风格?


  张象锜:在翻译《习近平用典》前,我做的准备工作与之前的不同。我先将这本书阅读了两遍才开始翻译,因为这本书中引用了百余本古书中的句子,包括《诗经》《贞观政要》等名著,而我对于这些古书并不熟悉,甚至有些我从来没有读过,因此在翻译期间我花费了很多时间查询资料,虽然现在科技很发达,我不需要亲自到图书馆,但是有些古书在泰国是找不到,所以经过我再三斟酌后才决定这些语句的翻法,因此翻译这本书的时间是其他书的两倍,之后经过泰国农业大学教授吴琼的修正才全部完成。


  在翻译过程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典故运用自如,充分突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刻领悟,并且他能够将这些经典语句运用到现代政治环境中,该书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文章)精神,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走向强盛的决心,我认为这不亚于北宋名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节。我希望泰国民众可以阅读到这本书,了解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思想和抱负。


  “国际君:据您观察,哪些中国图书在泰国最受欢迎?


  张象锜:我认为泰国读者的喜好因年龄不同而不同,但是最受所有年龄段读者欢迎的是关于中国历史和成功者的图书。目前在泰国,年轻人比较喜欢现代小说和心理学方面的图书。总之,言之有物、有启发性和警示性的图书是不会被时代淘汰的。


  “国际君:请您结合多年的翻译经历,分享自己的体会和经验。


  张象锜:每次在学校分享我的翻译经验时,我总会鼓励大家多阅读,养成读好书的习惯。我常引用庄子的话“吾生有涯,其知也无涯”,告诉大家通过阅读增长知识,特别是那些从事翻译工作的年轻人。我也常把译者比作一台电脑,如果硬盘是空的,没有任何资料,那么翻译的时候,用什么来翻译?


  “国际君:对于培养更多优秀的中泰译者,您有何建议?


  张象锜: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工作,译者必须多阅读勤练习,把母语和外语都学好才能做好翻译工作。我认为在翻译的时候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害怕困难,要把翻译上的困难当作挑战,因为困难带有很多负面情绪,会让人气馁、裹足不前,而挑战可以让自己有冲劲儿,是一种激励。如果今天将一句翻译好,那么明天就会翻译好两句,这就是进步,积累是成功的基础。


  个人简介


  张象锜,1952年出生于泰国,曾任中国广播公司海外部泰国语节目主持人、编导,驻泰国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谘议。曾应邀到泰国法政大学、正大管理学院、兰甘杏大学等学府之邀作“翻译与传译技巧”演说,常接受泰国广播电台、第三电视台及The Nation TV等相关专题访问。


  代表译著:《习近平用典》《孙子兵法-华杉讲透》《成吉思汗传-意志力征服世界》《华为靠什么》《紫禁城里故事多》《谁的青春不迷惘》《马云正传》《世界第一阿里巴巴》《马云的管理心得》《马云的人生哲学》《马云的说话之道》《我的世界永不言败》《Alibaba Model》(皆已出版并成为畅销书)《 明朝那些事儿》(目前出版第二册)《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大传》(目前出版第三册)《紫禁城100》等。(by国际出版周报公众账号)

2019-04-16 10:08:10
0人点赞 0人评论
素面朝天

  #热点聚焦#当代文学作品“走出去”,这十本书表现抢眼


  伴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日渐增强,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纵观近年来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情况,无论是在图书品种、数量质量还是渠道范围、产品格局上均有显著提升和扩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文学类图书历来是中国图书“走出去”的重要力量之一。传统严肃文学自不必说,从古典小说到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国传统严肃文学作品“走出去”成绩斐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的“排头兵”。不仅如此,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原儿童文学以及科幻文学也持续发力,成为助力中国文学类图书走向世界的“新力量”。


  不过,尽管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全球局势,风起云涌的国际市场,如何更好地面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使得中国图书不仅“走出去”更能“走进去”,仍是出版业内常提常新、高度关注的话题,是一门业内长期以来不断在探索、实践甚至是试错过程中积淀求知的大学问和大课题。


  那么,当我们谈论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当我们讨论文学作品的“走出去”,我们所关注的文学作品本身的内容和价值、影响力也好,文学作品的市场、译介、营销渠道、本土读者需求和接受度也好,往往关注点在于定论定性,而对于支持定论定性的数据佐证则关注不多。


  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何明星长期以来利用大数据进行中国当代文学效果评估的研究。他自2012年开始一直在利用世界图书馆系统收藏中国出版社年度出版的中文书目做中国图书的馆藏影响力研究项目。在他最新的作品《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影响效果评估研究》中,何教授选取了10部中国当代文学译作在海外图书馆的收藏数据,从海外传播范围的大小、专业研究评价以及读者反馈的多寡、文学媒介的影响力三方面入手,以此衡量10部文学作品在全世界的传播效果。


  《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影响效果评估研究》


  何明星 著


  新华出版社


  这10部文学作品是中国1949年至1978年30年间10部影响较大的文学作品,之所以选择这10部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也反映了中国文学出版与传播媒介和环境的不同。透过这十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探究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因素,何明星教授总结了三点:


  第一, 文学作品内容的特性是获得世界影响的核心因素。


  第二, 文学作品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渠道、传播环境也是获得世界影响的关键因素。


  第三, 影像传播与文字传播之间的差距也同样是获得世界影响不可忽视的因素。


  那么这10部作品是哪些呢?他们的海外传播又有哪些特点?今天国际君就携手何教授,让我们一起认识这十部经典作品吧!


  《白毛女》


  《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地区的民间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喜儿,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逃进深山生活,成为少白头,被称作“白毛仙姑”。在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建立后,重新回到社会生活中,她的头发重新变黑的故事。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故事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这部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此作品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


  自1945年诞生以来至21世纪的今天,在70多年的时间里,《白毛女》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获得世界影响力最大的一部艺术作品之一。《白毛女》所获得的海内外社会反响最大、获得评价最多,而通过歌剧、芭蕾舞、电影等不同艺术形式的传播,其传播范围也是最为广泛的一部艺术作品。


  从《白毛女》诞生至今的70年历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有过不同的版本,不同的演出也赋予了自己的理解与新的意义,这正是一部经典文艺作品的开放性所具有的特征之一。《白毛女》这部诞生于共产党解放区的作品,从一开始就获得了以美国为代表西方媒体的关注。 梳理《白毛女》获得世界影响的渠道,可以发现,《白毛女》首先是在东欧、苏联等获得广泛传播,之后才是获得欧美英语世界的认知。此外,《白毛女》在日本的影响最大。


  《小二黑结婚》


  《小二黑结婚》是作家赵树理写于1943年5月的短篇小说,这部短篇小说确立了赵树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历史地位,并因此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在这部作品中,作家把恋爱与婚姻自由的问题,作为时代主题提了出来。通过主人公小二黑和小芹的恋爱与婚姻问题,描写了农村社会的变革。这部作品一出版就获得了广泛的知名度,被称为大众化、民族化的文学作品代表。根据OCLC的数据显示,迄今为止,流通的有英文、俄文、日文、罗马尼亚、发文、匈牙利文等不足10个语种的版本。其中英文版的传播面最为广泛。梳理其世界传播轨迹,可以发现该作品先是在日本及苏联等东欧国家进行传播,然后才传播到英语世界。


  《太阳照在桑乾河上》


  《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是作家丁玲于1948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桑乾河边暖水屯为背景,真实、细致、具体地反映了华北农村的土地革命等划时代的社会变迁主题。该作品确立了丁玲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获得了与《白毛女》等作品一样的主流传播资源。丁玲的作品很多,如《莎菲女士日记》《某夜》《三八节有感》等,但真正使其获得世界影响的作品是《太阳照在桑乾河上》,而其他作品是在其文学地位确立后,在聚光灯效应的作用下获得了广泛的传播。


  《太阳照在桑乾河上》首先在苏联引起广泛反响,之后再中东欧国家内广泛传播。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欧美国家最初对这部作为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品的译介和研究相对迟滞,但迈入80年代后有了长足的发展。此外,该书在日本、新加坡也有所关注,并有专家学者做深入研究。不过,英语学术界与苏联等东欧国家、日本的学者对于这部作品的学术评价截然不同,可见,依据国际政治、时代意识形态对文学作家作品的国际传播的影响。


  《暴风骤雨》


  《暴风骤雨》作家周立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的上卷于1948年在东北书店初版,下卷于1949年初版。作品依据周立波参加土地改革的真实经历完成,因为生活的真实,所以一经出版就获得巨大成功,并于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一举确立了周立波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主流作家地位。此后,该作品首先在苏俄以及东欧国家以多种语言进行翻译与传。该书作为中国革命,特别是农村土地革命的代表性作品而获得欧美国家的广泛关注。


  目前,该作品的英文版一书收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除英译本外,该书的日译本也具有较大影响。回顾该书获得世界影响的轨迹,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苏联以及东欧等国家地区影响为主,第二阶段则是以英文版在欧美世界发行之后获得。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的英译版是由我国著名翻译家许孟雄翻译完成得以在欧美国家传播的,而英文版的翻译质量和水平也受到了欧美国家的认可。这对于当下中国文学作品在海外的主动传播具有启示作用。


  《新儿女英雄传》


  《新儿女英雄传》由袁静、孔厥合著,于1949年9月在上海海燕书店初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革命英雄传奇,可以说与新中国同时诞生。小说有别于中国古典小说《儿女英雄传》(清代作家文康著),反映的是冀中地区白洋淀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八年抗战的事迹。小说一经面世便引起轰动,深受好评。自1949年出版后,60多年来,该作品一版再版,畅销不衰,据统计,截至2017年,该作品发行超过400万册。该作品作为新中国第一部红色经典小说,在海外也有较为广泛的影响。该作品的外译本最早的是日本语译本,影响最大的是英译本。但相比同一时期出版的《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该作品在世界获得影响却较晚,这之中也有翻译的问题。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是作家王蒙创作的短篇小说,于1956年发表。通过一个区委组织部对通华麻袋厂厂长王清泉所犯错误的处理,揭露和抨击了党内官僚主义现象。该书是王蒙的处女作,尽管王蒙作为我国著名作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今每个阶段都有不同凡响的作品,但《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仍有着较大影响。《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一直以来没有单独成册的书籍,均与其他小说合编为集,或以该小说为名,或以其他小说为名,或另起合集名,同时,该作品也没有单以这篇小说命名的外文译本,而是收入王蒙其他代表性作品的小说合集中,但这并不影响该作品在海外的传播,其中仍以英文版影响最大。《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最早收入与《蝴蝶》合集,主要译本有英文、发文、德文,均以中国文学出版社名义出版。OCLC的数据显示,《蝴蝶》在世界图书馆收藏数量为232家,扣除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天津图书馆两家中国图书馆为230家,涉及1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以171家图书馆遥遥领先。


  《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由作者杨沫于1955年4月完成。该书原名《烧不尽的野火》,在交人民文学出版社时易名为《青春之歌》,但该书正式出版则是在1958年。该书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和成长命运的长篇小说,一经出版便成为当时的畅销书。据统计,自1958年至今,该书被译为20多种语言,最早的版本是日文译本。该书的英译本有7个版本,其中以外文出版社1978年版和1964年版馆藏量最大,又以美国馆藏量最多。总体看,该书有众多版本,其中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影响力最大,而外文版是外文出版社1978年的英文版影响最大。除此之外,该书后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发行放映,公映后造成轰动效应,影片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也引起了轰动。


  《林海雪原》


  《林海雪原》是作者曲波根据自身经历于1956年完成的长篇小说。该小说描述了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的故事。小说因借鉴古典小说的写作风格,以及内容具有一定的传奇性质,成为革命历史小说通俗化叙述的重要代表。自1956年出版以来,《林海雪原》被翻译成众多语言出版,包括英文、日文、俄文、蒙古文等十几种版本。该作品的英文版由外文出版社在1962年、1965年和1978年分别出版,在英语世界有较大影响。除英文版外,该书的日本版也是重要的外文译本。该书的影视改编非常成功,迄今为止,该书的电影传播是在欧美普通观众中影响最大的一种形式,获得了较大影响。20世纪50年代末上海京剧院根据小说中“智取威虎山”的故事并参考同名话剧改编为现代京剧,此后位列“八大样板戏”之首,1970年《智取威虎山》被拍摄为电影版,最新的电影版本为2013年的香港著名导演徐克导演的版本。


  《我的前半生》


  《我的前半生》是爱新觉罗·溥仪署名的自传体文学作品,自1964年3月群众出版社以来,成为一个轰动世界的话题,关于本书的书内、书外、幕前幕后,一是是海内外媒体密切关注、唯恐遗漏的热点和卖点。该书最早是末代皇帝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所写的反省笔记、后于1964年出版,2009年群众出版社在此推出的没有删节的全本,迄今为止,该书中文版在国内的总印数超过187万册。由于溥仪的特殊身份,该书吸引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有英、日、德等多种译本行销世界各国和地区,其英文版至今仍在亚马逊网站上热销,看成是新中国历史上对外传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该书在出版过程中,除外文出版社自己翻译外,还向海外出版社推广。该书的日文版与中文版差不多同步推出,在日本在获得轰动性影响。自1964年至今,除外文出版社出版的版本外,还有海外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波兰语、韩语等多个语种的16个版本。该书的英译本传播范围最广的是纽约普特南出版社出版的,至今在全世界收藏的图书馆达到575家。


  《红色娘子军》


  《红色娘子军》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在1960年出品的历史故事电影,由著名导演谢晋执导,祝希娟、王心刚、向梅、陈强等主演。讲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斗争故事。影片自1961年放映后,很快风靡全国,受到热烈欢迎。1964年,《红色娘子军》被改编为现代芭蕾舞剧,是我国芭蕾舞按照周恩来总理指示“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进行改革的首次尝试。文化大革命时期,《红色娘子军》被改编为现代京剧演出,连同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沙家浜》《奇袭白虎团》以及芭蕾舞剧《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被正式封为“革命样板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管饭传播。在国际传播方面,“样板戏”的传播被拓展到国家外交层面,实现了国际政治交往传播,这大大提升了“样板戏”的国际知名度,相应的,《红色娘子军》的国际知名度也大大提升。与此同时,《红色娘子军》剧本的对外翻译,特别是面向海外发行的英译本,对于该作品国际影响的确立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简介


  何明星,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曾在新闻出版系统工作20多年,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执行主任,是中宣部中国当代文学对外翻译与推广工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经典中国”、“丝路书香”等多个工程、项目评审专家。长年致力于中国书刊史、对外出版传播史研究,发表论文10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并有《著述与宗族——清人文集编刻方式的社会学考察》(中华书局,2007年版)、《新中国书刊海外发行传播60年(1949—2009)》(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年版)、《从文化政治到文化“生意”—中国出版的“革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中国图书与期刊的世界影响力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文图书出版发行编年史》(上下,学习出版社,2013年版)、《中国文化对外翻译出版与传播研究报告(1949——2014)》(新华出版社,2016年版)等多部专著出版。

2019-04-12 09:59:22
0人点赞 0人评论
白茶相依

  #深度#想做好人文社科品牌 听听这几位掌门怎么说


  近年来,国内出版业的图书品牌层出不穷,这些图书品牌各有各的运转方式,但无疑都是现阶段出版业求新求变、适应新的时代环境的一种方式。


  版话儿继续为您推出人文社科出版品牌掌门人报道,记者采访了“六点”图书品牌、中信“新思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品牌 3家人文社科图书品牌的掌门人,请他们讲述自己的出版理念及心路历程。


  “六点”掌门人倪为国:好编辑心中要有作者


  从上海人民出版社到上海三联书店,从创立“六点”学术出版品牌到掌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麾下一支学术出版劲旅,从业30余年,倪为国策划出版的学术著作和国外经典译著不下数百种,然而,采访中他侃侃而谈的是曾经交往的作者和译者,他说,自己最大的幸运是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倪为国坦言,对一个编辑来说,最重要的是作者,“好编辑心中一定要有作者”。


  编辑最大的财富是作者


  2018年,期待已久的重磅经典《国王的两个身体》,在原作出版60年后终于迎来首个中译本。读者在阅读这部体量厚重兼学术厚重的著作时发现,译者有着极好的学养和翻译经验,且背后还有许多译者参与,不仅将该书在文献引用方面的大量拉丁语信息保留在注释之中,而且为了保持完整,注释篇幅比一般著作还要长。“这是我们‘六点’的长处,再难的学术书,我们也能找到作者。”倪为国不无自豪地说。


  事实上,发现作者、培养作者是倪为国编辑职业生涯中最为自豪的一笔。“六点”出版的《布里格手记》,是我国内地首次直接译自德文的里尔克唯一小说作品,翻译难度相当大,而这个作者就是倪为国发现的。“作者在德国给我写信,传来部分书稿和一篇她写的到里尔克墓地的散文,相当有水平,我就鼓励她一定要把书翻译出来。目前,她已为‘六点’翻译了《希腊化史:亚历山大大帝》,即将出版的还有《〈伊利亚特〉和她的诗人》。”倪为国说,越是年轻的作者,一旦发现,就要不计成本地挺他、鼓励他。


  倪为国认为,编辑最大的财富是能获得作者及作者的信任,借此亦能实现自己的文化理想。比如创立“六点音乐”图书品牌,便是因为一次偶然机会,结识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教授,相同的志趣,让两人相谈甚欢、一见如故,遂共同策划了“六点音乐”,进而又团结了一批音乐理论界人士。据悉,“六点音乐”目前已出版了《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论巴赫》《反思音乐与音乐史》等20多本译著,被誉为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学界最有影响力的音乐书系。


  “六点”承载着学术出版理想


  “六点”是倪为国2003年创立的学术出版品牌,加盟华东师大出版社后成立六点分社,致力于高端优质学术图书出版。作为六点分社社长,倪为国说,“六点”的品牌有三层意思:第一层,在时钟上,六点钟的时候,时针、分针合成一竖,平分表盘,不偏不倚,表示公允;第二层,在汉语中,六个点是省略号,象征无限和绝对,表示我们追求一种绝对的真理,拒绝虚无主义;第三层,在军事术语中,六点即原点,隐喻在思想的战场风雨变幻,我自岿然不动,不跟风、不盲从。


  “‘六点’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的编辑立场,抑或是理想,如何做好学术书,应该引进什么样的书、选择什么样的作者意味传达什么样的思想。”倪为国介绍,“六点”最重要的学术品牌“经典与解释”系列,就是遵循这样的标杆,10余年来累计出版了近400种,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倪为国看来,经典必须要解释,经典的魅力也只有在解释中才能得到印证。


  “六点评论”是“六点”2011年创立的原创学术书品牌,其学术旨趣就是关注中国问题,重铸中国故事。征稿明确每本书提出回答一个问题、解读一个文本或一段历史、研究一个人物或一个事件;每本书的篇幅也限定在5万至7万字。倪为国希望用“六点评论”来倡导一种新的文风,改变目前汉语学术界动辄篇幅数十万字甚至逾百万字的学风,给优秀的学术论文以出版单行本的机会。“原创的形态就是一种论文,而不是书。历史上许多学者、思想家最具影响力、传播力的思想成果,往往是论文而不是‘大部头’。”


  目前,六点图书品牌已形成了“经典与解释”“六点音乐”“六点评论”等产品矩阵,每年的新书品种也从最初的10余种,发展到今天的近80种,累计出书千余种。倪为国介绍,从2019年起,“六点”会关注一个新的领域,即非洲和非洲问题,涉及非洲语言的小说、诗歌、文化、历史;旗下“轻与重”系列也将推出2.0版的“快与慢”系列,更关注古今之变带来的古今之争、古今之辩,进一步提升“六点”的品牌。


  出版是需要有理想的行业


  倪为国曾直言,在今天秉持商业理性的编辑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编辑,因为书与其他商品最大的不同是:书,不仅仅是为了消费,更重要的是教化。


  据悉,“六点”创立初期,曾做过一本悬疑小说,一连印了5万本,当时整个编辑部都很兴奋,却给倪为国带来莫名的困惑,因为他觉得这是一本人人都会冲着利益去做的书,这样的小说是完全无法承载理想的,背离了初衷。倪为国后来果断拒绝了作者的第二本书。


  同样是“六点”创立初期,倪为国启动了《徐梵澄文集》的出版工作,很多人不理解,徐梵澄学贯中西,是兼及中、西、印三大文明的学术大家,但是对大众来说,他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是倪为国做了。到目前为止,《徐梵澄文集》已出版16卷,几乎包含了徐梵澄所有的著作、译作。也许是天道酬勤,一本向印度乃至西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的《孔学古微》,在出版中文版后,未经宣传,却令人欣慰地入选年度“中国好书”。


  倪为国说,背负理想进入出版业的编辑要打好两场仗,其一是与自己的战争,在舍商业之理性与得文化之理想之间博弈;其二是与作者的“战争”,以己之立场“俘获”某一领域的专家。“我很幸运,因为我遇到了中国思想界许多一流的学者,也遇到了华东师大出版社这样好的‘娘家’,让我这么多年能一直遵循着自己心中的标杆和立场,沿着自己的文化理想一路走到今天。”回忆过往的人与事,倪为国充满感激之情。


  “新思文化”掌门人张益:出版就像在做建筑


  在很多人看来,大部头的历史书似乎和畅销无缘。然而出版业有这样一个品牌,它所出版的图书则会打破你原有的看法。无论是之前的《从黎明到衰落》,还是现在的《企鹅欧洲史》,创立于2015年年初,隶属于中信出版集团的“新思文化”品牌,正按照年轻读者对世界的感知需求,策划出版一部部的人文社科精品。


  作为“新思文化”的掌门人,张益希望服务于拥抱世界、渴望改变的年轻读者,满足他们对精神产品的需求。在他看来做出版,就像做建筑,一本书就是一块砖,一本书就是一块瓦,出版单位就是在用这一砖一瓦,搭建出一个大家都能进入的公共精神空间。而只要将这个有着独特精神气质的公共空间展示在大家面前,这个品牌或许就成了。


  掌握文化与商业间平衡


  张益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他进入出版业完全是机缘巧合,然而他庆幸这个巧合,因为这让他找到了可以奋斗终生的事业。张益的第一份编辑工作是在新华文轩北京出版事业部,主要负责哲学与历史图书。在文轩的3年,让他初步了解了出版行业,掌握了基本的编辑技能。后来他又去了博集天卷,其间策划了畅销书《省委班子》。在博集天卷短暂的工作经历,让他学习了民营出版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2010—2011年,张益离开出版界两年进行个人创业,除了体会到创业的不易,他也知道自己心中所爱。2012年,他回归出版并进入中信出版集团。以历史为主要出版方向,他策划出版了《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战后欧洲史》(托尼·朱特)等,通过策划、文案、营销等环节进行价值提升,张益让这批史学经典著作成为人文社科品类的畅销书。


  2015年年初,中信出版集团开始进行“举手制”项目改革,鼓励年轻编辑“举手”,从原来的编室出来成立新的编室。那个时候,他到中信出版集团快3年,在历史图书出版方面做得不错,展现了一定的编辑能力。为了获得更大的选题自主性,并打造构想中的出版品牌,张益申请成立了“新思文化”。


  掌握文化与商业间的平衡是新思文化一直的追求。“‘新思文化’要做有品质的大众出版,出版方向是人文社科和科学新知,选题内容来源以译著为主。”张益介绍道。


  在内容规划上,出于商业考虑,张益从自己熟悉的历史图书出版入手,用2—3年先建立起“新思文化”在历史领域的市场地位。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新思文化”在品质上没有任何妥协。张益告诉记者,做有品质的大众图书,重视内容品质和形式美感,在出版过程中展现编辑价值,力求挖掘出每本书最大的价值潜能……这些都是“新思文化”出书的自我要求。


  为同龄人做书


  据张益介绍,“新思文化”的编辑都是“80后”“90后”。“可以说,我们是为自己做书,为自己这一代的同龄人做书。”张益骄傲地说道。


  到目前为止,“新思文化”出版了近100种图书,涉及人文历史、科学新知、哲学普及三个方面,编辑部从世界史到中国史,从人文思想到科学普及,慢工出细活,一本书一本书,终于搭建出了这个公共精神空间的雏形。


  在张益看来,“新思文化”发展真的是从0到1。回头来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从2015—2016年的起步阶段“活下去”,到2017—2018年的积累“找活法”,再到现在“找未来”,“新思文化”的发货码洋也从2000万元升至近6000万元,2019年的目标是9000万元。


  不过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新思文化也遇到过发展困境,比如在创立之初的招聘问题。


  张益告诉记者,“举手制”给予出版品牌负责人非常大的选题自主性,但招聘到与之匹配的人才并非易事。“‘新思文化’因为是全新的编室,立项半年后才找到第一个编辑,一年后整个编室才有了三四个人。”


  等到人员基本齐备后,新思文化面临的新困难就是如何提升团队能力。按照张益的话说,就是如何贯彻执行“新思文化”的做书理念,塑造团队对自我的认知与想象。


  为此,“新思文化”在翻译质量、策划思路、产品形态等各方面建立“新思品质”标准。在翻译方面,成立翻译评估小组,建立译者库,希望甄选出高效又优秀的译者长期合作,着力提升翻译品质。在策划方面,着力提升编辑对内容理解把握能力和文案写作能力,深度呈现内容价值,力图挖掘出每本书的最大潜能。而在设计方面,从字体、字号开始,研究内文版式,确定基本的版式框架。“我们希望带给读者最好的阅读体验,我们力求通过装帧设计提升图书品质,并寻求‘新思文化’一贯的整体设计风格……”


  对新知识要有开放的心态


  作为编辑,张益相信时间的力量:“时间的累积带来成长,带来无可取代的经验,在每个人身上孕育不同的果实。”


  在时间的洗礼下,张益对于编辑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编辑是一条探索、自我构建之路。在出版的过程中,我们磨炼技巧、寻找方向,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出版观念,并通过图书展示在读者面前。”


  在张益看来,出版工作应该有“工匠精神、产品意识,专业态度、价值追求,商业思考、用户思维”,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知识大融通的时代,对新的知识要有理性开放的心态。


  张益回顾过往10年的编辑生涯,发现他对自我的认知发生了一些变化。“起初,我将编辑的角色定义成助产士。我要帮作者将他的思想与创作带给读者,带给社会。后来,我觉得编辑也可以是策展人。我选择作者,甄选内容,提出观点,与时代和这个世界对话。”出版人能够将不同的作品、不同的作者整合成一个系列,将其像艺术品一样进行策展,传达出我们作为出版人对社会阅读需求的回应。“比如,我之前做的‘中信史学大师畅销经典’系列,某种意义上刺激了社会阅读史学经典的需求。”


  现在,张益更多将自己看成“孵化”新编辑的老编辑:“尽我所能,协助对出版有热情的年轻编辑找到自己的出版方向,找到属于他们每个人的编辑价值。”


  “守望者”掌门人沈卫娟:向着心中的 “灯塔”出发


  创立不足两年的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品牌,可谓是众多图书品牌中的“新兵”,但是这个追求品质与美感的图书品牌,却如同一朵顶着朝露的荷花,深植于金陵古都这片文化沃土之中。作为“守望者”品牌掌门人,南京大学出版社文化图书编辑部主任沈卫娟认为,“守望者”既是年轻的,也是厚重的。因为它所承载的,是编辑部一群年轻编辑的出版理想和职业追求;所依托的,则是南京大学出版社在人文社科类图书领域10余年的积累和沉淀。


  塑造鲜明突出的图书形象


  成立于1984年的南京大学出版社,在高品质的引进版图书出版方面已经耕耘多年,涉及的方向包括文学、传记、学术思想等,推出了“精典文库”“外国文化名人传记”等系列,以及《刺猬的优雅》《致D》等畅销书。


  “虽然与其他人文社科类图书品牌相比,南京大学出版社在这一板块的图书体量不算大,名声也没有那么响,但多年来无论是选题方向,还是装帧设计,都自成一格,也积累了相对稳定的读者群。”沈卫娟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


  2014年,沈卫娟接手南京大学出版社文化图书编辑部,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她开始思考,如何让读者更迅速地认识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品牌,记住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如何在承续出版社已有的资源优势的同时,求新求变,让图书的影响力更集中、更有力?


  于是,打造图书品牌的想法渐渐在沈卫娟心里萌生。“打造品牌如同建造一座城堡,外部有整体的形象,内部有独立的房间、较为清晰的图书方向,能让图书品牌形象更为突出和鲜明。”沈卫娟说道。


  2017年,伴随编辑部人员力量不断壮大,沈卫娟心中的图书品牌得以问世,并被命名为“守望者”。“我们选定‘守望者’这个名字,凝聚了编辑部每个成员的不同理解。”她表示,有人立刻联想到塞林格笔下孤守麦田的理想主义者;也有人认为蕴含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珍妮特·温特森的《守望灯塔》中对人生意义和自我价值的探索与坚守,品牌“到灯塔去”的理念也由此确立。


  作为一个进入出版行业12年的编辑,最打动沈卫娟的还是“守望”两个字所代表的职业初心。“这与我内心对书籍、对文字的执着和热情相契合。”沈卫娟说,“守望者”的英文Logo是eye(眼睛),发音与“我”(I)相同,意指用自我之眼观看世界,既有守望之期许,亦有洞察之自勉。


  面向大众而不单纯追求市场效益


  可以说,“灯塔”既是“守望者”的品牌理念,也是沈卫娟在编辑工作中的执着追求。就在“灯塔”建立之后,沈卫娟和小伙伴们开始“悄悄地”把Logo放到书的封底,系列书名放到勒口上。


  “那个时候虽然有方向,也有一定的选题储备,但还做不到一下子推出多个品种,不好意思大声说我们要做一个图书品牌,只能是用心地把书一本一本做出来。”回想两年前的情景,沈卫娟记忆犹新。


  正是在这种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下,“守望者”品牌目前出版的文学、传记、社科类图书已有20余种,且大多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其中《加缪传》获2018年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


  在沈卫娟看来,“守望者”成绩的取得,与南京大学出版社多年来对图书品质的坚持密不可分。“这个品质不仅仅指内容本身,也是指这本书在某个方面的重要性——文学性、思想性、学术性等。”她表示,“守望者”坚持的也是如此,依托大学出版社的平台,面向大众市场而并不单纯追求市场效益。


  因此,在“守望者”已经推出或列入出版计划的选题中,不乏部头很大而读者面却比较窄的作品,比如法国著名思想家莫里斯·布朗肖的传记。这样高端且不落俗套的图书,也正是“守望者”的品牌特色所在。


  目前,“守望者”的选题方向以引进版的人文社科类图书为主,依托社内积累的行业资源,下设文学、传记、镜与灯系列。其中“守望者·文学”系列主要收入外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成长之路上重要的或者特别的作品,篇幅适中,文艺而又耐读;“守望者·传记”是名家传记、回忆录系列,目前以作家、哲学家为主;“守望者·镜与灯”是文学评论方向的板块,其特色在于视野并不局限于文学,而是把文学评论与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类的命运相结合。


  寄托年轻团队的出版理想


  采访中,沈卫娟用“刚启航的一叶小舟”来形容“守望者”,因为“相较于市场上众多优秀的图书品牌,无论是产品数量和质量、品牌影响力,还是选题结构、团队管理,‘守望者’都任重而道远。”


  不过,任重而道远也意味着希望与未来。“守望者”目前团队成员有6人,除两名“70后”编辑之外,其余多是入职一到两年的“90后”编辑。年轻团队的活力与创造性在“守望者”选题方向的拓展上得以体现。


  “她们的专业虽然有中文、英语、法语、新闻,但共同的爱好是文学,共同的理想是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选题方向,所以‘守望者’最初规划的板块几乎都与文学有关。”沈卫娟表示,随着工作不断推进,她们开始发现在文学之外,对这个世界还充满好奇,对这个社会怀有观察和探究之心。于是,在坚守“文学基因”的基础上,“守望者”开始向“物灵”与“社科”方向拓展,比如即将推出的“守望者·物灵”系列中的《世间万物》《乌鸦》,就是文学性与科学性有机结合的作品。


  作为团队负责人,沈卫娟鼓励每个编辑在“守望者”品牌的方阵中寻找自己的阵地,或专注于一两个选题方向,勇敢探索,耐心积累;或做一个火车头般的责任编辑,能够从头到尾把关书的每个环节,尽可能把编辑的创意和用心注入其中;或专注于宣传营销,做品牌影响力的推手。


  “有方向,有空间,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两年下来,团队每个成员都在快速成长。”沈卫娟欣慰地表示,这种成长,托起了“守望者”这个图书品牌,向着心中的“灯塔”出发。未来,这种成长,也会让“守望者”品牌走得更远。

2019-04-12 09:48:58
0人点赞 0人评论
白茶相依

  #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入围影片#《野梨树》:树影婆娑下的故乡


  土耳其电影大师努里·比格·锡兰的半自传之作《野梨树》入围了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影片讲述了一位青年对未来的人生进行思考和探索的故事。


  锡兰所执导的《远方》、《适合分手的季节》、《三只猴子》,先后拿下了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费比西奖与最佳导演奖。2011年,他的《小亚细亚的往事》提名第6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2014年,锡兰导演终于凭借《冬眠》问鼎第67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影片保持着他在创作上一贯的诗意风格。同时,在这部影片中,锡兰也对叙事、潜意识、台词的使用进行了全新的尝试。


  影片被认为是导演锡兰的半自传,因为他也曾有过一段思考人生的岁月。主人公锡兰正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中。在毕业之后,锡兰只想回到家乡出版自己的小说集《野梨树》。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一个失去生气的家庭。他发现父亲沉迷赌马,母亲则日日用电视剧麻醉自己。小说的出版并不顺利,像父亲那般担任教师也不是自己的理想。锡兰陷入了迷茫之中,他与父亲的关系也日渐紧张。幸运的是锡兰终于成功出版了他的小说集,他也发现父亲是自己的忠实读者。


  锡兰极其善于捕捉风,风的意向在他的作品中已经实现了影像化的表达,到了《野梨树》中,则变得更为具象。在长满野梨树的家乡,风一吹过,树叶便沙沙作响。这样的响声为画面增添了一种广阔的空间感,令人仿佛置身土耳其的美丽乡村。在风中摇曳的不仅是野梨树,还有情人的依恋,故乡的絮语,以及那个对未来感到迷茫的青年人剪不断的思绪。


  影片触碰的主题非常多元:写作、社会、经济、尊严、宗教、女性、个人、家庭……而每一个议题都被笼罩在野梨树下。影片节奏从容不迫,摄影镜头细腻唯美,充满了陀斯妥耶夫斯基式的诗意对白,剧情叙事全部暗藏于看似矛盾而又充满哲理的台词之中。


  野梨树,开始是纠结的乡愁,后来是紧攥的幸福。不再是突兀而孤独的存在,而是自然与希望的慰藉。


  【放映信息】


  4月16日(周二) 13:30  英皇电影城 (含主创见面会)

2019-04-12 09:37:15
0人点赞 0人评论
 私信    + 关注
小暧

  【活动预告】中华文明与埃及文明、阿拉伯文明交流互鉴主题讲座即将精彩开讲


  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开罗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华文明与埃及文明、阿拉伯文明交流互鉴”主题讲座将于4月20日16:30在埃及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此次主题讲座我们邀请了来自中国的四位知名儒学专家。届时,各位专家将结合当今时代重点、难点和热点话题,梳理中华儒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当代价值、未来走向,探讨以儒学为重要内容的中华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主讲人简介:


  开讲时间:2019年4月20日 16:30


  Date & Time:20th April 2019  16:30


  活动地点:开罗中国文化中心


  Venue:China Cultural Center in Cairo


  *邀请函:


  1.请您凭身份证或护照,换取邀请函。


  2.您可在本条微信预告后评论区留言,含姓名、人数、手机号后4位,预定座席。凭预约和身份证进场。为保持良好的讲座秩序,谢绝12岁以下儿童入场。


  *Invitation: 


  1. Please get the invitation with your ID or passport from the gate of China Cultural Center .


  2. If you want to join, please comment after this notice, including the name, the quantity, and the mobile number, in order to book the invitation. Please take your ID card as well. Children below 12 years old aren’t allowed.

2019-04-12 09:27:25
0人点赞 0人评论
缘份锝天空

  #讲座#博物馆讲座汇总(4.12-4.19)


  北京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


  【讲座时间】:2019年4月12日(周五)14:00-16:00


  【讲座地点】:国家典籍博物馆五层文会堂


  【咨询电话】:010-88544648


  【主 讲 人】:钱志熙,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诗学、诗歌史。代表作有《唐诗近体源流》《汉魏乐府艺术研究》《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述》等。


  【报名方式】:学津堂讲座须持刷本人读者卡或二代身份证进入,除特殊注明外,无需提前预约/购票;





  大横断:探索美丽新世界


  【讲座时间】:2019年4月13日(周六)9:30-11:30


  【讲座地点】: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一层学津堂


  【咨询电话】:010-88545149


  【主 讲 人】:杨浪涛,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地理学教育专业。2003年进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工作,2005年担任编辑部主任,2007年任中国国家地理新媒体副总编。先后参与了“大香格里拉”“西藏雪山冰川”等大型选题的考察和制作。


  【报名方式】:学津堂讲座须持刷本人读者卡或二代身份证进入,除特殊注明外,无需提前预约/购票;





  故宫古建小兽像(异兽篇)


  【讲座时间】:2019年4月13日(周六)9:30-11:30


  【讲座地点】: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临琼楼二层


  【咨询电话】:010-88003092


  【主 讲 人】:周乾,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研究馆员,山西大同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生导师。


  【报名方式】:学津堂讲座须持刷本人读者卡或二代身份证进入,除特殊注明外,无需提前预约/购票;






  漂移与重构:变迁中的婚姻、家庭与性别


  【讲座时间】:2019年4月13日(周六)14:00-16:00


  【讲座地点】: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一层学津堂


  【咨询电话】:010-88545149


  【主 讲 人】:戴锦华,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现为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电影、大众传媒与性别研究,先后开设了《影片精读》《中国电影文化史》等数十门课程;代表作有《浮出历史地表》《雾中风景》《电影批评》《隐形书写》《涉渡之舟》《昨日之岛》《性别中国》等。


  【报名方式】:学津堂讲座须持刷本人读者卡或二代身份证进入,除特殊注明外,无需提前预约/购票;






  北京:文学与城市


  【讲座时间】:2019年4月14日(周日)9:30-11:30


  【讲座地点】: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一层学津堂


  【咨询电话】:010-88545149


  【主 讲 人】:石一枫,作家,著有《世间已无陈金芳》《特别能战斗》《心灵外史》等作品,译作有《猜火车》等。作品《世间已无陈金芳》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报名方式】:学津堂讲座须持刷本人读者卡或二代身份证进入,除特殊注明外,无需提前预约/购票;






  关于古代蒙古人的姓氏


  【讲座时间】:2019年4月14日(周日)9:30-11:30


  【讲座地点】: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临琼楼二层


  【咨询电话】:010-88003092


  【主 讲 人】:乌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蒙古史及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出版学术专著《〈蒙古源流〉研究》《〈元朝秘史〉校勘本》等,出版译著《疾驰的草原征服者》(合译),在《民族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报名方式】:学津堂讲座须持刷本人读者卡或二代身份证进入,除特殊注明外,无需提前预约/购票;






  宇宙的结构和命运


  【讲座时间】:2019年4月14日(周日)14:00-16:00


  【讲座地点】: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一层学津堂


  【咨询电话】:010-88545149


  【主 讲 人】:武向平,天体物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常委。主要从事宇宙学的研究,包括宇宙中的引力透镜效应、星系团的动力学特性以及宇宙再电离探测,主持了在天山地区开展的“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科学实验。曾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部野外科技工作者先进个人、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报名方式】:学津堂讲座须持刷本人读者卡或二代身份证进入,除特殊注明外,无需提前预约/购票;





  文物展览的内容策划与设计原则


  【讲座时间】:2019年4月12日(星期五)14时


  【讲座地点】:中央美术学院14号楼A306教室


  【主讲人】:蔡明,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研究部副主任 副研究馆员


  【讲座内容】:本次讲座以国内多家博物馆的展览策划为具体事例,分析国内目前存在的两种策展模式,详细解析展览策划中的选题、展览框架、展品组合、展线设计与空间设计、平面设计、展场氛围营造等,分享目前国内博物馆展览策划的理念与实际操作。


  【报名方式】https://mp.weixin.qq.com/s/N92Awpo7aSt6iJjxIr_kWg





  上海


  我们怎样欣赏抽象画


  【讲座时间】2019年4月13日 14:00-15:30(周六)


  【讲座地点】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沪太路4788号)


  【主讲人】王南溟,独立策展人、艺术家,


  【讲座内容】王南溟将从后印象派凡高、塞尚、高更的作品讲起,讲述后印象派是如何依靠色彩和线条就能组成一件作品。然后以马蒂斯、毕加索的作品为例,讲述艺术家如何用色彩、几何体来构成自己的形式。最后以霍夫曼、波洛克和罗斯科的作品为例,讲述立体派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以及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是如何通过平面化、无中心来表现画面的结构与情感。


  【报名方式】:https://mp.weixin.qq.com/s/eeFZEB5aBt46zuBGS4UIRA





  “江南”的历史地理意义


  【时间】:2019.4.14(周日)10:00-12:00


  【地点】:上海博物馆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 周振鹤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讲座内容】:从古至今,江南的地域概念随着人们地理认识的扩大而经过了曲折起伏的变化。秦汉时期,“江南”一语的涵盖面十分辽阔,今长江中游以南地区,即今湖北南部和湖南全部,皆被称为江南。直到唐初,较确切的江南概念才最终形成,但今天意义上的江南地区,当时仍常用江东表示。两宋以后,江南的核心地区被划为了两浙路,这也是当时全国最为繁荣富庶的地区之一。狭义上的江南主要指苏、松、常、嘉、湖五府,但扬、镇、杭等地在历史上也曾一度被认为属于江南。总之,江南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还是一个经济区域、一种文化概念。


  【报名方式】:https://mp.weixin.qq.com/s/5L3NfsC9fzRJTM798Mc0DA





  六朝都城与江南地理形势


  【时间】:2019.4.14(周日)14:00-16:00


  【讲座地点】:上海博物馆观众活动中心


  【主讲人】: 姚亦锋,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院教授


  【讲座内容】:“六朝”(229-589 AD)时期,中国长期战乱,黄河中原地区被北方为强悍的游牧民族征服占领,而代表汉民族的帝王政权逃往江南,使得以汉族文明保持传承延续。在中国历史上,魏晋六朝上承两汉,下启隋唐,呈现出汉唐两大盛世间的过渡风貌。以江南的地理格局形势,建康(东晋、南朝时期南京名称)成为最重要的枢纽节点,持续300多年作为割据南方的都城,是当时的汉族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此时诞生了山水诗词为基础的自然审美园林,建康(南京)城市建设融合自然山水风景,文人学者汇聚,在中国历史上占据辉煌篇章。这片地域上滋生的这种文化艺术为泱泱大中华文明连绵延续奠定了深深基础。


  【报名方式】:https://mp.weixin.qq.com/s/5L3NfsC9fzRJTM798Mc0DA





  深圳


  我跟古琴有个约会


  【讲座时间】:4月13日(周六)15:00—16:30


  【讲座地点】:福田区市民中心A区深圳博物馆  (历史民俗馆)一楼贵宾厅


  【主讲人】:羊琼,虞山琴派琴人


  【讲座内容】:古琴以其独特的音色和宽广的音域满足了古代文人在这方面的需求。所以古琴的弹奏是独自修身悟道、洗涤心灵的过程,亦是三五知己之间,用琴音交流彼此内心的契机。


  【报名方式】:直接现场参与即可





  天津


  博物馆,人人可及


  【时  间】4月13日9:30——11:30 


  【地  点】天津博物馆一楼报告厅


  【主讲人】陈瑞近,苏州博物馆馆长 ,研究馆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


  【报名方式】:一楼咨询台领票或拨打83883000/3001预约领票





  浙江


  《寻—台湾织布工艺的原味》


  【讲座时间】:4月13日 13:00-14:30


  【讲座地点】中国丝绸博物馆 时装馆地下一层 新猷资料馆


  【主讲人】:彭舒榆,毕业于台北艺术大学建筑与文化资产研究所,关怀台湾原住民织布工艺教育、北管绣旗等议题。


  【讲座内容】台湾织艺起源始于原住民族群,因时代的变迁、生活及社会环境的改变,使得织布器具及线材皆因而有所更佚。近年,原住民各族群开始积极研究调查、采集及复原原住民的服饰与织布技艺,同时原住民族群开始有意识与自主性的推动与织布有关之活动。而在织艺技术传递方式,从母亲传授给女儿、不外传等规范下,改变成开放式的研习课程,其中的织布课程也融入了非台湾原有的原始织机加入,使得织布文化更加交融、多元。


  【报名方式】https://mp.weixin.qq.com/s/fTPPj21RsSA22CxftkwkyA





  《内外一家:明朝服饰与朝鲜王朝服饰》


  【讲座时间】:4月13日 14:30-16:00


  【讲座地点】中国丝绸博物馆 时装馆地下一层 新猷资料馆


  【主讲人】:徐文跃,自由研究者。关注中国古代服饰史、丝绸史,对织绣服饰比较熟悉。对东北历史地理、东亚文化交流,特别是元明清这一时段中国与韩国之间的交流有较多的关注和研究。


  【讲座内容】:明代的中国与韩国之间,各方面的往来频繁,关系密切。冠服特别是具有礼仪属性的服饰上,两国之间存在很多共同之处。讲座将就两国间共有的冕服、翟衣、衮龙袍、朝服、祭服、团领等几类服饰,追溯其渊源,探索其发展。


  【报名方式】https://mp.weixin.qq.com/s/fTPPj21RsSA22CxftkwkyA





  语言与思想


  【讲座时间】:


  第一讲: 4月15日(周一) 18:30-20:30


  第二讲 :4月17日(周三) 18:30-20:30


  第三讲:4月19日(周五)18:30-20:30


  【讲座地点】:中国美术学院 南山校区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陈嘉映,著名学者,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哲学学科专业负责人。


  【讲座内容】:言意之辨,或思想与语言的关系,是思想史上一个长盛不衰的主题,也表现在“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等等通俗说法之中。本讲座介绍思想史上的几种主要主张,分析它们包含的一些疑难之点,最后把“语言表达思想”解说为:心里所想的东西通过语言这一公共表达系统成形。我们将沿着这一基本思路进一步讨论字词语言和绘画语言、音乐语言等所谓“形象语言”之间的区别,讨论传心术,不可言说等问题。


  【报名方式】:https://mp.weixin.qq.com/s/hn7ZSeZlbrs3yYcd6n6G0w





  辽宁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十疑


  【讲座时间】:2019年4月13日上午10点


  【讲座地点】:辽宁省博物馆佩文斋


  【主讲人】:余辉,历任故宫书画部主任、研究室主任。现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兼中外文化交流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兼)。


  【讲座内容】: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究竟蕴藏了多少内容?主讲人大致归纳了十个疑问,并对此一一进行破解:


  一、张择端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画家?


  二、他怎么走上绘画道路的?


  三、他是在什么时候画的《清明上河图》?


  四、他到底画的是什么地方?


  五、画面表现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六、该图的画面、题跋完整吗?


  七、他作此画的动机与目的是什么?


  八、宋徽宗喜欢这张画吗?


  九、该图如何到了金朝人的手里?


  十、金元明三朝的题跋者怎么看待这张画?


  【讲座须知】:直接参加即可,每次讲座前十分钟停止入场

2019-04-12 09:21:14
0人点赞 0人评论
素面朝天

  #北大博雅讲坛第169期#从莎剧到名画——图书馆中的另类故事


  如果你想来一次西方的文化深度之旅,除了博物馆,图书馆恐怕是你最好的选择。因为图书馆不仅是作为知识与智慧宝库而存在,而且其本身同样是各个时期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的集大成者。《世界上最美最美的图书馆》是一次关于西方图书馆的艺术之旅,从公元一千年到现代,在23座精美绝伦的图书馆的探访中,我们可以亲身感受、触碰那一段段有趣而厚重的历史,从中一探西方文明是如何保留并延续的传奇故事。


  图书馆是无所不包的,英国文艺复兴巨子莎士比亚的戏剧如今属于所有图书馆的必备藏书之列,在伯明翰图书馆的顶楼有一莎士比亚著作专藏室,仿佛是献给他的神殿,令参观者敬仰不已,而舞台上的诸种精彩演绎则一直是拥趸者的至爱。


  值此《世界上最美最美的图书馆》首发之际,我们特邀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丁宁教授做客重庆精典书店。丁教授以莎士比亚的藏书为切入点,带领我们去探寻往往被忽略掉了的与莎剧相关的图像创造,这是莎剧魅力的另一场域。虽然为莎剧插图是18世纪才开始的,可是,自此以来,佳作纷呈,名家迭出,蔚成一种特殊的视觉文化。回顾这一段图-文相互启迪的文化史,细品其中的代表作,不失为致敬大师的又一途径与角度。


  活动信息


  嘉  宾: 丁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时  间:2019年4月14日(周日)15:00—17:30


  地  点:重庆精典书店(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东原1891D馆L2)


  主办方:北京大学出版社、重庆精典书店、北大博雅讲坛


  报名链接:


  https://www.bagevent.com/event/2563078


  活动嘉宾


  丁  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兼任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国际双年展策划委员,教育部美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等。198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曾任中国美院美术史论系教授、系主任。1993-1994年在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美术史论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为哈佛大学美术系高级访问学者。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一等奖、希腊奥纳西斯基金会最高研究基金、德国ZKM研究基金、美国盖蒂研究基金、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研究资助、美国泰拉基金会(欧洲)客座讲授项目、首届“中国美术奖?理论评论奖”、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称号,以及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等。


  主题图书


  《世界上最美最美的图书馆》


  作  者:【法】纪尧姆·德·洛比耶 摄 雅克·博塞 著   任疆 译


  全新的视角揭示了国家和文明的兴衰,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詹姆斯·H.比林顿倾情作序推荐,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丁宁倾情推荐。


  本书以隽永的文字和精美绝伦的图片带我们巡视世界上最美的23所图书馆:奥地利国家图书馆,德国维布林根修道院图书馆,意大利梵蒂冈图书馆,法国马扎林图书馆,瑞士圣加尔修道院图书馆,英国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雷恩图书馆,捷克国家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俄罗斯国家图书馆……这些或国立、或私立,或学术性、或宗教性的图书馆,无一例外是饱经岁月沧桑、承载着重大文化功能的建筑瑰宝。


  本书是对人类文明体系中具有卓越地位的图书馆文化的最高礼赞,它生动地描述了欧美众多著名图书馆在过去几个世纪的历史变迁,以及它们是如何为著名的知识人以及普通大众服务的;尤为难得的是,还传递出了中国读者比较陌生的西方文化细节,如图书馆与贵族文化、僧侣文化的关系,图书馆的“普遍主义”文化使命,名人藏品的最后归属,图书的阅读权,图书馆的兴衰,等等。与文字相得益彰的图片则以美轮美奂的方式激起读书人对于图书、阅读文化、图书馆建筑艺术及其历史传统的崇高敬意。

2019-04-11 09:35:51
0人点赞 0人评论
 私信    + 关注
瓜瓜

  #评选#当当影响力作家评选开始,你会投给谁?


  或许你会懊恼新年的falg如今已经“真香”了,但是子曾经曰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如今,4·23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重启你的书单,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等等,在重启书单之前,我们先一起回忆下2018年你的读书战绩如何?还记得吗,过去的2018年,你看过哪些作家的书?哪些人的文字让你徜徉其中无法自拔?谁的文字让你产生激烈的思想碰撞?谁的作品让你想第一时间向周遭的人安利?如果你有,是时候为这些启迪心灵的书写者投上一票了。


  参与第五届当当影响力作家评选,为最值得你点赞的作家传递敬意。


  本次活动分海选期、投票期、评审期、发布结果四个阶段:


  4月9日-4月11日


  推荐最喜爱的作家进入第五届当当影响力作家评选候选人名单,每位用户每天可投10票;如果你喜欢的作家没有被收录,只需要输入作家姓名和代表作就可以为他们投票。


  4月12日-4月19日


  你可以根据每个子榜单,为自己喜欢的作家进行投票。每位用户每天可投3票,也可以同时邀请好友助力,获取打call卡兑换投票机会;


  4月20日-4月21日


  为评审团评选时间,届时评审团将结合读者投票阶段数据及专业评审意见,进行评选;


  4月22日-4月23日


  当当将根据读者的真实投票并结合专业评审意见,每个榜单决选出10位作家,公布最终评选结果。


  将喜欢的作家送上入围名单,为时代的书写者代言。这一次,你会将手中的票数投给哪些心仪的作家呢?动动手指,让我们为他们打CALL吧!

2019-04-11 09:19:46
0人点赞 0人评论
 私信    + 关注
小暧

  海子离世30年作品仍流传:今天,你因何读诗?


  1989年1月,诗人海子写下一首诗,“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可谁也没想到,就在当年3月26日,他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此后30年的时间里,他的名字像一个文化符号,在中国诗歌史上越来越清晰。


  海子刚进北大时在北京某公园留影。查曙明供图


  海子其人


  海子本名査海生,自小在农村长大,家境并不富裕。他很早就表现出了对文字的兴趣。母亲见了,便想方设法寻来一些旧报纸、书籍,启蒙他认字。


  年纪虽不大,海子却早早在村子里有了“神童”的美誉。他的弟弟曾撰文回忆,海子具有超常的记忆力,读书特别勤奋,即便在寒冷的冬夜,也要坚持看书。


  15岁时,海子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约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那时也是诗歌比较流行的时期,出现了舒婷、顾城等一批青年诗人。


  不久,海子写出了成名作《亚洲铜》,一时成为诗歌爱好者们瞩目的焦点。诗人雷格与海子是校友,他回忆,自己上学时海子已经毕业了,但每年的未名湖诗歌朗诵会,海子还会和西川一起回校来读诗。


  每当海子有了新作品,便会有人把它抄在笔记本上,在喜爱诗歌的学生们中间流传。对雷格们来说,那时海子已经是头顶光环的人物了。


  短暂的一生


  而今,在许多人眼中,海子尽管人生起点不高,但无疑还算顺利:考入大学、挣得一个安稳工作,还成为当时小有名气的诗人……如果就此发展下去,前途无疑一片光明。


  但是,在30年前的3月26日,海子却选择了以自杀这种方式来告别人世。据说,当时他身边带着四本书,还留有遗言“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从出生到离世,海子只在人间度过25年光阴。有人统计,在大约7年的时间里,海子创作了近200万字作品,在其离世后结集为《土地》、《海子的诗》和《海子诗全编》等出版。


  他写出过流传至今的句子“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此再不提起过去,痛苦或幸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甚至一首诗的名字“以梦为马”,也成为时下年轻人援引的热词。


  “可以说,在上世纪80年代写诗的北大学子中,海子影响很大。他的一生虽短,但留下了大量富有感染力的诗歌。”雷格回忆道。


  “他的生命和诗歌之间没有距离”


  30多年前,海子有名气,但并不像现在这么知名。在雷格看来,如今,海子和他的诗似乎成了装饰和点缀小资文青生活的文化偶像和流行元素,而他本人,也成了一个文化符号。


  那么,海子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诗人吗?或者说,他的诗为什么在今天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英国诗人奥登曾提出过对“大诗人”的评判标准:一是多产;二是他的诗在题材和处理手法上要宽泛;三是在观察人生角度和风格提炼上要显示出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四是在诗的技巧上必须是个行家;五是尽管其诗作早已经是成熟作品,但其成熟过程要一直持续到老。


  奥登认为,只有具备上述五点其中的三四点,才能叫做“大诗人”。雷格认为,除了因为海子早早离世,导致第五条无法评判外,其余四条都基本符合。所以,他的诗歌流行起来很自然。


  “海子诗歌有弱点。他性格上有急躁的一面,有时候写东西没写完就失去了兴趣,就会扔掉。”诗人西渡说。“但海子无疑是个大诗人:他的生命和诗歌之间没有距离,他的诗可以说是最恰当地反映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品质。”


  《海子抒情诗全集(评注典藏版)》一书的评注者陈可抒则认为,海子的诗有许多值得学习、有意思的东西,比如一些小诙谐、小心思……无论是诗歌技巧上的细节,还是它给予人心灵上的震撼与享受,都需要用更多的时间慢慢体会。


  今天,你因何读诗?


  在人们纪念海子、称颂其作品的同时,诗歌在今天却露出了日渐寂寞的趋势,显得很小众。以至于常常有人发问,今天我们还有什么必要读诗?


  “历史上,诗歌其实一直与我们同在,甚至比小说、戏剧等艺术形式更早进入人类的生活,譬如《诗经》。”雷格说,生活中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背诵几句唐诗宋词,诗歌已经成了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修养的一部分。


  诗歌给了人们抒发感情的渠道,也给了人们观察世界、认识生活的角度。海子便在诗中表达过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在今天仍然能够引起共鸣。


  “当下社会节奏极快,诗歌从本质上说却是一种慢。它是治疗‘快病’的一副‘慢药’。”雷格依然以海子的作品举例,“他的诗中也有乡愁,有对现代城市生活的不适感……这对今天离家的学子、打工者来说,仍然是莫大的精神慰藉。”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诗歌也是打开想象空间的一种有效方式。雷格说,即便从最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说,多读读诗也能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是一生受益的”。 

2019-03-26 09:48:06
0人点赞 5636人浏览 0人评论
 私信    + 关注
Jing

  章艳:中国古诗意象审美情感英译研究


  一、引言


  意象和音律被称为中国古诗的两大要素,中国古诗尤其是抒情诗中包含了丰富的意象。这些意象是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经过历代诗人沿袭使用,被赋予某种特殊的情感意义,逐渐成为一种审美情感符号。国内学者对中国古诗意象已有深入系统的研究(陈植锷 1990;袁行霈 1996),相比之下,翻译理论界对于意象翻译虽然也有关注, 但由于受到语言学研究路径的影响,在进行翻译批评时往往倾向于采用原语文化中心的视角,预设译入语读者和原语读者一样能够理解意象中沿袭的情感意义,对意象情感意义的跨文化阐释缺乏自觉的理论探讨。


  作为与西方文化未接触交融前的文学作品,中国古诗在展示中国民族特征和思维方式方面具有现代文学作品不可比拟的优势。古诗中丰富的意象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古人 “ 天人合一 ” 的哲学思想以及 “ 物我同一 ” 的类比思维方式,至今仍然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中国人。如何把中国古诗意象这一重要的情感符号进行跨文化阐释,不仅具有诗学意义,更具有现实的文化沟通意义。中国古诗中的意象是诗人的思想情感和物象的结合体,这种结合有其物质基础,并非虚构,如果能够从产生意象的物质环境、心理状态和文化背景诸角度来理解意象中审美情感的生成和沿袭机制,将有助于对意象的理解和阐释。本文从 “ 异质同构说”和“民族文化心理”两个视角分别讨论意象审美情感的生成和沿袭,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意象提出相应的跨文化阐释策略, 旨在为中国古诗意象的翻译研究补充新的理论视角和依据。


  二、中国古诗意象审美情感的生成:“异质同构说”


  物象是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想,就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 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袁行霈 54)。这段文字明确表达了意象中“意” 和“象”之间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关系,但更多地是强调诗人的绝对主体性,物象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事实上,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对物象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物象本身的物理表现性,这种物象与诗人的情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表现性,这正是“异质同构说”能够提供的崭新视角。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人物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提出了“异质同构说”。他指出,所有事物都具有表现性,而造成表现性的基础是一种力的结构,这种结构之所以会引起我们的兴趣,不仅在于它对拥有这种结构的客观事物本身具有意义,而且在于它对于一般的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均有意义。上升和下降、统治和服从、软弱与坚强、和谐与混乱、前进与退让等等基调,实际上是一切存在物的基本存在形式。这些基调既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中,也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 既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也存在于自然现象中。这种推动我们情感的力,与那些作用于整个宇宙的普遍性的力,实际上是同一种力。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就可以意识到自身在整个宇宙中所处的地位,以及整个宇宙整体的内在统一。他认为我们的眼睛能够自动地创造出一种适于对所有的存在物进行分类的方法,这种知觉分类以表现性作为标准,人类社会就可以与自然界的事物归并为一类,那些具有同种表现性质的树木和人就可能被归并到同一类。他认为一种真正的精神文明,其聪明和智慧就应该表现在能不断地从各种具体的事件中发掘出它们的象征意义和不断地从特殊之中感受到一般的能力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赋予日常生活事件和普通的事物以尊严和意义,并为艺术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阿恩海姆 620-622)。


  很显然,这种“异质同构”的思想在中国古已有之,早已蕴含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物我同一”的思维方式之中,这足以表现中国古人的智慧。中国古诗中广泛运用的自然意象就是“异质同构说”在诗歌中的体现。意象中的“意”与“象”, 一个是审美主体的感知,另一个是审美客体,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两者的结合却形成了两者之间的同构关系:创作之初,诗人选择与自己心理结构相同的自然物象来组织诗歌,寓情于景,寓情于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审美过程中,能够识别意和象之间的同构关系,对诗人创造的意象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在“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中, 春山(物理世界)与人的“笑”(心理世界)虽不同质,但它们的力的结构是相同的, 都属于“上升”的类型,因此,“春山”与“笑”就是异质同构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产生了“春山淡冶而如笑”这样的美好诗句,给人以审美的快感(童庆炳98)。


  有学者指出,“人类的思维、认知和理解都是基于现实世界的,这才形成了人类的基本思维”,并且“我们有相同和类似的生理器官、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这就决定了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具有共通的思维,这是人类能够交际、理解和互译的认知基础”(王寅 15-20)。意象的产生正是基于人类对自身和现实世界的体验,对于不同的读者来说有着共同的物理、生理和心理基础。因此,中国古诗意象所表达的情感不仅仅是诗人的个人情感,而是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审美情感。


  “异质同构说”在人类情感和外物之间建立了内在的联系,既关注到了主体情感, 又强调了客体的作用,对我们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于诗歌译者或诗歌翻译评论者来说,“异质同构说”是探究意象审美情感生成的有效视角,有助于避免翻译中的理解、表达和评论趋于主观化或模糊化,做到有据可依。


  三、中国古诗意象审美情感的沿袭:民族文化心理


  “异质同构说”对于中国古诗意象的解释力在于通过感知物象的自然属性来把握诗人的情感表达。但是,中国历代诗人不仅把自然物象与人的情感作类比,而且把自然物象与人伦道德作类比,或者是把某种汉民族特有的价值观附加在自然物象上,这显然已经超出了“异质同构说”的解释范围。这是因为,词语的意义并不与客观世界的对象直接相联结,而是与人们关于对象的观念相联结。这种观念,不同的民族可能不同,同一语言共同体内不同的集团甚至个人之间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一些相同的自然物象在不同文化中引发的审美情感可能完全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中赋予某些特定事物以特定的内涵,文人以这些特定的事物入诗入画,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 的性格,“竹”则是“刚正有节”的象征,“梅”则具有“傲霜斗雪”的风骨。这种将自然物比拟成人格的审美方式,是中国人特有的关于自然的美学理论观点,在西方文化中虽可以对应于类比思维,却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习惯于理性思维的西方读者会与中国读者产生相同的审美感受。


  我们以“竹”为例来解析意象的社会文化属性及其蕴含的审美情感。“竹”的物理形态表现为中空有节,在中国文化中,竹子空心象征为人虚心,生而有节象征人的气节,这与文人的人格追求之间产生心物同构,因此深受中国文人的喜爱。历代以“竹” 为意象的诗,多表达诗人刚直不屈的情操。古代一些文人墨客远离红尘,隐居遁世, 常常以竹林为解脱之地。通过历代文学作品的沿袭使用,“竹”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审美情感符号,而以理性思维为特征的西方人却很难理解这种情感象征意义。①


  我们应该认识到,物象被赋予某种社会文化属性与“异质同构说”不无关联,但却超越了“异质同构说”的物理和生理层面,进入了民族文化心理层面。中国人之所以用竹子的挺拔有节来比喻君子的刚正有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够在物质层面找到类比的依据(以竹的挺拔比喻人的正直不阿),但这种物质层面的“同构”关系不足以使竹子成为一个象征品格高洁的情感符号,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汉语言文字的多义性和含蓄性(“节”既可以指竹节,又可以指人的气节)以及历代文人对这一情感符号的不断沿袭使用。因此,当我们今天读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时,领会到的就是作者不随波逐流的决心。这说明, 意象审美情感的生成虽然始于物象的表现性与情感的契合,但这种审美情感在文学中的沿袭依靠的是社会文化的传承。


  从上文可以看出,中国古诗意象的审美情感具有不同的维度,能否传递诗歌意象的情感意义不是一件可以想当然的事情,在翻译时应该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下文将针对不同类型的意象提出相应的跨文化阐释策略,对中国古诗意象审美情感的跨文化阐释及其有效性进行讨论。


  四、中国古诗意象审美情感的跨文化阐释


  “ 意象” 是“ 意” 与“ 象” 的统一,因此,意象翻译中,最为关键的是要保留“ 意”(情感)和“ 象”(物象)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可能是情感与物象之间的“ 异质同构” 关系,也可能是因为历代诗人的沿袭使用而产生的具有独特文化意义的联想。在第一种情况中,如果某一意象在译入语中具备与原语相同或相似的情感表现力,那么这个意象可以保留;在第二种情况中,某一意象在进入译入语文化后无法保留原语中约定俗成的情感意义,甚至会产生错误的联想,那么译者就要考虑替换意象或者略去意象。归根结底,“ 象 ” 是途径,“ 意 ” 才是目的。因此,在翻译意象时,通常会出现的两种情况是:一是保留原诗中“ 象” 及其表达的“ 意”;二是为了表达原诗的“ 意” 在译诗中易 “ 象 ” 而译。


  4.1 同心同理,同象同意


  有学者以动植物共同的基本结构 —— 细胞来与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进行类比, 认为中国古代诗歌中存在一些共同的基本结构单位,那就是诸如 “ 落花 ”、“ 流水 ”、“ 莲花 ”、“ 荷花 ”、“ 春 ”、“ 暮 ”、“ 风 ”、“ 雨 ” 等等具有特定含义的意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它们是使用共同语言的人类的共同感情在深层意识中的长期积淀(陈植锷 9)。意象作为不同于一般物象的文学形象,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它所产生的情感表现和审美意识不仅可能在同一文化中延续,甚至也可以打破文化界限。在中国文化中,“ 落花 ” 给人的印象是对美的留恋,它激起的情绪是惆怅和忧伤,使人想起春天的消逝、流水的无情和风雨的摧残等等这样一些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永恒存在的情感和现象(陈植锷 5)。在西方文化中,花同样是美的象征,西方诗人虽不像中国诗人这样普遍以我观物,但 “ 落花 ” 与 “ 伤逝 ” 或 “ 伤春 ” 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英国女诗人利蒂希亚·伊丽莎白·兰登(Letitia Elizabeth Landon)写过这样的诗句:It is most sad to watch the fall/Of autumn leaves!--but worst of all/It is to watch the flower of spring/Faded in its fresh blossoming! (Landon)。《圣经》中也有关于花草易摧的例子:“All men are like grass, and all their glory is like the flowers of the field. The grass withers and the flowers fall, because the breath of the Lord blows on them. Surely the people are grass. The grass withers and the flowers fall, but the word of our God stands forever”( Isaiah 40:8).②《圣经》中的很多形象早已成为西方文学的原型,上述引文证明西方文化中关于 “ 落花 ” 的审美情感与中国文化类似,这为在英语中直译“ 落花” 这一意象的合理性提供了依据。例如, 李煜《浪淘沙》中的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以下两位外国译者都采用了直译:


  译文一: Flowing water, flowers falling, and spring gone all away:


  There is heaven; and there is the world of men.( Bryant 译 )


  译文二: Flowing water, fallen blossoms— spring has gone away now, as far as heaven from the land of man.(Watson 译)


  上面两个译文中的 “ 落花 ” 直接用 fall 与 flowers、blossoms 搭配,都未对其中的审美情感另加阐释,其依据就是 “ 同心同理,同象同意 ”。也就是说:当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存在相同的事物,且该事物给两种文化中的人带来相同的心理感受,即物理现象、心理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内部张力结构都类似时,翻译时应该保留原来的意象,并能够再现其审美情感。


  4.2 文化差异,以情释象


  在中国古诗中,有些意象并非一定是实有之物,而是诗人借用某些具有现成意义和习惯用法的语词来表达某种特定的思想感情,这是意象的递相沿袭性(陈植锷 164)。以 “ 飞蓬 ” 为例。王维的五律《使至塞上》“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中的“ 征蓬 ” 就不是实有之物,理由是:王维奉使出塞是开元二十五年春天,如果说 “ 归雁入胡天” 还可以算写实的话,作为秋天特有的景物“ 征蓬” 突然出现在春天的图画里, 只能是一种递相沿袭的意象(陈植锷 165)。“ 飞蓬 ” 枯后易折,随风飞旋,能够产生“ 野外飘零,身不由己 ” 的情感同构关系,因此在历代诗歌中常用来象征 “ 无奈、哀愁和悲叹 ” 之意。“ 同构 ” 关系对于这样的意象虽有一定解释力,但对于今天的大多数汉语读者来说,如果没有注解的帮助,一般已难以确切了解其中的情感意义,更不要说是其他语言文化中的读者了。可见,对于这一类的意象来说,“ 异质同构说 ” 的解释力已经不够,译者要意识到这一类意象在社会文化心理层面的语际差异,自觉充当阐释者,揭示其特殊的审美情感。我们以李白的《送友人》为例,看看不同的译本在揭示 “ 孤蓬” 这一意象的审美情感方面的差异。先录原诗:“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中意象丰富,


  “ 青山”、“ 白水”、“ 浮云”、“ 落日” 和“ 班马” 都是存在于诗歌场景中的实有之物, 此情此景中,这些意象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能够产生类似的心理感受,属于上文讨论的“ 同心同理 ” 的意象。但 “ 孤蓬 ” 即前文所说的 “ 飞蓬 ”,诗中用来比喻即将远行的朋友, 并非实物,因此它所蕴含的是一种沿袭性的情感意义,属于递相沿袭的意象。吕叔湘在《中诗英译比录》中收该诗的译诗共七式(吕叔湘 131-133), Giles 将 “ 孤蓬 ” 译作 “one white sail alone”,Fletcher 译作 “your lone sail”,这两个译法显然是因为译者根本不知 “ 孤蓬 ” 为何物,因此出现了误译,本文对此不做分析。另五个译本对 “ 孤蓬 ” 的理解正确,但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其表达效果也各不相同,限于篇幅,这里仅对庞德、小畑熏良 (Obata) 和许渊冲的译诗进行比较:


  译文一:Here we must make separation


  And go out through a thousand miles of dead grass. ( 庞德译 )


  译文二:You go ten thousand miles, drifting away Like an unrooted water-grass.(Obata 译)


  译文三:Here we bid each other goodbye,


  You’ll go a thousand leagues alone.(许渊冲译)


  任何译者在翻译诗歌时都已经具有一定的 “ 前判断 ”,包括对语义的理解、对情感的体悟以及自身翻译时可能存在的动机或意向。庞德是美国意象派诗人领袖,他对“ 孤蓬万里征 ” 的理解并不准确,但他的“dead grass” 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和友人离别之后生活了无生机的惆怅,自身获得了完整的情感意义,体现了译者的诗学意向。小畑熏良是世界上第一部李白诗集的英译者,虽然是日本人,但从小开始学习汉语,孩提时代就能背诵一些李白的短诗,在美留学期间更是把李白诗集常带身边。他研读比较了翟理斯、克莱默 - 宾、庞德、韦利、洛厄尔等人翻译的李白诗歌,在翻译中还获得了冯友兰等中国友人的帮助(Obata ix-xi)。就这里的 “ 孤蓬 ” 而言,他显然准确了解其象征意义,因此用 “drifting away” 和 “unrooted” 明示了漂泊之意,将 “ 孤蓬 ” 虚化为一种水草。许渊冲深谙 “ 孤蓬 ” 的情感意义,直接以 “you” 替代,意义明晰但舍弃了形象,终有缺憾。在 2004 年出版的《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中,许渊冲将这两句诗重译为:Here is the place to say goodbye; You’ll drift like lonely thistledown。他用 “thistledown” 来代替 “ 飞蓬 ”,“thistledown” 是 “ 蓟花的冠毛 ”,英语中指的是 “a very light soft sub- stance that contains thistle seeds and is blown from thistles by the wind”,这不仅是英语读者更为熟悉的物象,与 “ 飞蓬 ” 在物质层面也非常接近。但由于 “thistledown” 本身并无 “ 飞蓬 ” 蕴含的漂泊之意,许渊冲用 “drift” 和 “lonely” 提示了其中的情感意义,不失为一种更为周全的对策。


  通过以上对 “ 孤蓬 ” 英译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具有沿袭性文化心理和审美情感的意象而言,译者要充分意识到文化心理的差异,不能死板地保留原有的意象, 那样只会造成 “ 译犹未译 ” 的接受效果。译者要深谙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意义,用译入语中具有相同或相似表现力的意象来替代原语中的意象,并以情释象,揭示出意象蕴含的沿袭性情感意义。这样的对策对于跨文化阐释来说是必然的选择,译者必须担负起阐释者的责任。


  五、结语


  诗歌意象翻译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转换问题,尤其是从译文读者角度看,诗歌意象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符号转换、意义再现或物象移植,而是富有情感和审美价值的意象整体在译文文学作品中的再创造过程(李玉良 10)。意象所表达的审美情感远比意象的所指意义重要,忽略了情感意义,“象”即为“死象”。


  中国古诗意象的翻译研究要善于吸纳文学界和美学界对这一话题的研究成果,以中西诗学、中西文化心理比较为前提,探讨中国古诗意象翻译的有效策略。本文尝试用“异质同构说”从心理层面来解释中国古诗意象审美情感的生成,从社会文化层面讨论了意象审美情感的沿袭,并对不同类型意象中审美情感的跨文化阐释进行了讨论。中国古诗意象的审美情感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本文只涉及了与物理表现性有关的意象,还有一些与语音(如“柳 - 留”、“亭 - 停”、“莲 - 怜”)、典故(如“高山流水”、“庄周梦蝶”)和神话(如“杜鹃”、“青鸟”)有关的意象将另行讨论。归根结底,意象是中国古诗中表达感情的重要载体,如果只停留在物象的层面,对于理解中国古诗的深刻意味是极大的损失。

2019-02-20 16:53:00
0人点赞 6645人浏览 0人评论
素面朝天

  美国双语诗刊《诗殿堂》全球征集华语诗作


  自即日起向所有华语诗人征集第三期诗稿,具体事宜如下。


  一、设有下列栏目


  1.      《微型诗苑》:刊登五行以下的新诗。


  2.      《新诗天地》:优先刊登二十行以内新诗,酌情刊登超过20行的新诗。


  3.      《本期特辑》:刊登具有特殊意义或体例的新诗,比如“新性灵诗集”,“情诗一组”,等等。


  4.      《古诗新意》:刊登今人所写带有新意的近体诗或词。


  5.      《经典精译》:刊登经典古诗词的上乘英译文。


  6.      《诗文赏析》:刊登《诗殿堂》刊物上登载过的诗文的赏析。


  7.      《诗学诗论》:刊登有关诗学的论文。


  8.      《人物报导》:(内定,不定期刊登)。


  9.      《书画艺术》:可以用于封面和封底的图画。


  二、投稿邮箱(为节省人力资源,请别用错邮箱) 


  1.      投《微型诗苑》和《新诗天地》的稿件,请电邮至:npoems@poetryh.com


  2.      投《古诗新意》的稿件,请用繁体字,电邮至:cpoems@poetryh.com


  3.      投其他栏目,请电邮至contact@poetryh.com


  4.      若愿加入华诗会,请发包含“我愿加入华诗会”七字电子邮件至cpa@poetryh.com


  三、规格


  1.      您邮件的主题处,请仿照右边格式书写:XXX(本名)投《微型诗苑》5首


  2.      您邮件的内容处,请仿照下面格式书写:


  第一行         本名:XXX(即真实姓和名全称)


  第二行         置名:高山(即诗稿用什么名字发表)


  第三行         电子信箱:wangkunlun@hotmail.com


  第四行         微信号:wang245(自愿,非必须)


  空一行


  第六行         投《微型诗苑》5首(标明投什么栏目)


  空一行


  第七行         开始张贴你的5首微型诗(你要投稿的诗文)


  诗稿后         150字以内个人简介。


  最后           如有话说,写这里。   


  注:每种类型的诗稿不超过八首,超过八首以后的诗稿不予审阅。不同类型的诗请按上面的规定投入不同的邮箱。请按以上规定直接将稿件贴在邮件的内容处,不要用word等附件邮寄你的文稿。


  四、投稿日期:  2019年1月1日开始征稿,2019年1月31日结束,2019年3月31日出版


  五、注意事项:


  1.      《诗殿堂》刊登高端诗作。稿件一经录用,将被译成英语,用汉英双语纸质书刊形式出版,在世界上主要国家发行。来稿可自带英译文,但保留修改权。来稿推荐自行提供高质量英译(同时提供译者简介),优先录用。


  2.      为降低人力资源的消耗,请严格按照以上规定操作,特别是不要从微信里投递稿件。微信名往往跟本名或置名不同,会增加编辑的查找时间和工作量。


  3.      请勿一稿多投,尤其是已在其他纸质媒体发表过的作品。投稿者一律文责图责自负,不承担任何责任。发表于的文字图片,拥有编辑,选编,网贴,出版权。


  《诗殿堂》编委 2019年1月1日


  网站:poetryh.com


  Preface to the Debut Issue


  The invention of the internet has facilitated instant online posting. This has catalyzed the revival of poetry writing, which has furthermore revitalized the rapid emergence of poetry magazines. As a contrast, however, overseas Chinese overall are still dormant to this new burgeoning, although there is no lack of poets among them. Therefore, it’s a demand of time for them to set up a platform of their own to publish their poems. Hence this poetry journal. 


  Poetry Hall is a none-profitable journal that aims at providing a platform for all Chinese, especially for all overseas Chinese, to publish their well or excellently written poems; Poetry Hall is a Chinese and English bilingual journal that aims at introducing well or excellently written Chinese poetry,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to the Chinese language world and to the English language world. Our criterion for selecting contribution is quality; our specialty is bilingual, using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to publish poems. Our philosophy is: Poetry is the voice from the heart. Therefore, we advocate poetry that comes from the bottom of poets’ hearts, that is rich in substance, and that conjures up vivid images and suggests cherished artistic conception.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poetry writing. It has been about two thousand five hundred years since its first poetry book The Book of Songs came out. During this period, just like stars never stay still, the Chinese poetic forms have undergone some changes, from the free tonal-patterned classical poetry, to the strictly tonal-patterned classical poetry, and finally to the modern-Chinese-language-engendered modern poetry. To present multifaceted perspectives of Chinese poetic culture, Poetry Hall accepts the contribution of all well and excellently written poems that are fresh in language and active in content, regardless of their forms and genres, with the focus on newly written modern or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ms, along with newly created free tonal-patterned and strictly tonal-patterned classical poems.


  Plum blossoms emit scent in cold weather;


  A sword sharpened through repeated stoning.


  A good wording conjures up wind and rain,


  A great poem moves gods and immortals.


  Let‘s translate into practice these ancient Chinese poetic maxims and strive together, to make the journal worthy its name.


  Poetry Hall


  September 1, 2018

2019-02-20 16:49:05
0人点赞 6616人浏览 0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