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出品,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制作,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提供学术支持的6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首映式。该纪录片的主人公莫言、刘震云、阿来亲临现场,贾平凹、迟子建和毕飞宇发来贺辞。
从2016年夏天开始,《文学的故乡》总导演、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率领团队历时2年时间,跟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茅盾文学奖得主贾平凹、刘震云、阿来、迟子建、毕飞宇,从零下42摄氏度的北极村到海拔4300米的巴郎山,从滔滔黄河到滚滚长江,从绵延千里的秦岭到一马平川的高密,一路寻找他们文学梦想最初升起的地方。
摄制组还远赴日本、美国、欧洲多国,采访了30多位汉学家、翻译家、出版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等国际知名专家,记录下中国文学向世界传播、莫言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历程。
据悉,系列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分为《莫言》《贾平凹》《刘震云》《阿来》《迟子建》《毕飞宇》六部。其中《莫言》入选了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组织实施的“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项目。该片将于6月8日至14日每晚20:00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追溯作家年少记忆
再现文学现场
对于这几位作家来说,答应作为纪录片主人公站到镜头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莫言坦言,自己对这个节目刚开始一直很抗拒,“作家不是演员,面对镜头很难受,人生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面对着镜头说话,当然最幸福的就是坐在酒桌上喝酒”。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他一直拒绝任何形式的纪录片拍摄。
作家莫言发言
在摄制组坚持不懈地沟通下,他最终被张同道团队的认真和敬业打动,逐渐产生信任感。他说道:“之前接受日本NHK采访时,50分钟的节目折腾了我一个星期,拍了36盘带子。我觉得他们已经够认真了,没想到这个团队更认真、更敬业。还把无人机都带来了,我以为无人机是当年打下来的美国战斗机,结果一看像小风筝一样。他们的认真和敬业,都反映在系列片的质量上了。”就这样,《文学的故乡》成为他首次接受拍摄的纪录片。
“我回到过去的棉花加工厂、当年站岗放哨的老营区以及参加文学活动的地方,碰到很多村里的老朋友,故地重游激活很多记忆。这种回忆也是对自己的过去进行反省的过程,下一步还要继续好好写。”他说道。
“我特别羡慕阿来的老家有那么高的雪山、那么辽阔的视野;刘震云的老家有一望无际的麦田;迟子建的老家有那么多冰雪;毕飞宇的老家有那么漂亮的油菜花。每个作家的故乡真是不一样,某种意义上这也决定了我们的文学风格。”他说,“看了这个系列片的片花,我有两个强烈的感受:一个不会表演只会写作的作家不是一个好农民,一个又会写作又会表演的作家一定是个好导演。”
作家刘震云发言
刘震云也在现场表示,“看过剪出来的片段以后出了一身汗,在镜头面前包括在大众面前特别容易装模作样和不说人话。”
但他同时也非常感谢这次拍摄经历,他说:“在回延津拍摄的过程中我确实看到了过往的自己,我也回头看了一下自己的作品,写得好幼稚。但是幼稚的作品里面,我发现每一句话是老实的、质朴的,是不精明的、不算计的,特别是一个作者和他书里人物的关系,我没有算计过书里的人物,我是一个笨人。这是我能够写作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动力。”并表示,坐在美国华尔街台阶上聊起《一句顶一万句》里面的意大利神父,从华尔街回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延津,那种感觉特别穿越。
作家阿来发言
阿来表示,和摄制组一起走在藏区,让他想起一个词“生命共同体”:“很多时候做文学的人就是关注人跟人的关系,其实,如果在青藏高原行走,有时候一整天一个人都碰不见,碰见的是花草树木,碰见动物的几率也不大。回到那种环境当中,可以更强烈地意识到我们的生命跟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跟自然的关系其实是非常疏远的,可能它在哺育我们、包容我们,但是我们对它非常疏离、隔离。”
作家贾平凹发来贺信
贾平凹还发来亲笔贺信,写道:“拍这样的片子,是极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当初拍摄时,我就为这个创意叫好……只有对这个时代的把握,对文学和作家的理解,才保证了此片的精彩。”
作家迟子建通过VCR发来贺辞
正在国外的迟子建特地为首映式录制了视频祝词:“其实一个作家拥有故乡是美好的,因为有了故乡相当于有了一个梦,故乡梦永远不会破灭,那么它会跟我一起伴着文学之路这样走下去。”
作家毕飞宇通过VCR发来祝辞
毕飞宇正在家乡为亲友主持婚礼,无法到场。他在发来的视频中说:“我在这个片子里面经历了欢乐、安宁,也有泪水。我要感谢张同道导演和他的剧组,我给我自己留下了一个礼物。真实不是恒久的,真实是刹那的;我们经历了无限的真实的刹那,这些真实的刹那,组合在一起,那是一个大真实。”
让纪实触达人事物内在精神
刷新文学纪录片美学新高度
张同道说:“这次拍摄之旅是体验之旅、学习之旅,感谢各位作家老师给我这样的机会,不仅读你们的作品,而且认识了你们的土地,通过你们的土地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厚度和热度。”
谈及创作初衷,他说道:“我的一个念头来自于鲁迅,鲁迅先生没有留下一分钟的活动影像,直到鲁迅先生故去以后,三个电影厂抢着拍,我觉得特别遗憾。我是做纪录片的,我认为我拍的这些作家就是当代的鲁迅,就是当代的‘李杜’,不能因为他们跟我们同时代,我们就没有对他们的正确认知。”
《文学的故乡》总导演张同道致辞
“其次,我要找这些作家最初的文学故乡。我读到延津,读到高密东北乡,读到了阿来老师的《尘埃落定》,那都是什么样的土地,怎么孕育这样的小说的?我觉得太神奇了,就很想看看,能够诞生这些小说的地方究竟什么样的?”
“第三,当下的碎片化阅读、数字化阅读,使得我们读几千字、一万字已经很难了,这么下去我认为很危险。民族文化的传统和根脉都在这些伟大的作者,我希望通过这套作品让更多的读者回到文学,回到经典,通过经典找到自己文学的故乡,以及精神家园和心灵家园。”
2016年春天该项目立项后,他带领着一支只有一个导演和一个摄像的北师大“学生军”(为了保证影像风格的一致性,没有分集导演),开启了“南征北战”的拍摄历程。
仅高密,他们就去了6趟,把高密的春、夏、秋、冬、雨、雪都拍了。拍迟子建时,尽管也拍了很多北极村夏天的镜头,但是在后期剪辑时一个都没有用,只为了纯粹的冰雪世界,彰显个人风格。
“我反对物质主义的、机械的纪实,那个是没有意义的。现在拍纪实很容易,拿着手机就能到处拍,但假设影像没有触及到本质,没有触及到事物内在的精神,只是一个形式而已,我管这叫物质真实,而仅仅物质真实是不够的。”张同道强调。
可以说,《文学的故乡》在美学上,达到了文学类纪录片的一个新高度。
深度聚焦当代文学
描绘时代精神画像
《文学的故乡》不仅是六位作家的个人自传,也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画像。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商州农村、刘震云的延津世界、阿来的嘉绒藏区、迟子建的冰雪北国、毕飞宇的苏北水乡,这些总能轻易唤起国人阅读记忆的文学现场,在纪录片中组合勾勒出一幅属于中国的文学风景。
近年来纪录频道一直致力于以高品质的社会文化纪录片传承文明、对话世界,推出的《舌尖上的中国》《超级工程》《如果国宝会说话》《创新中国》等精品大片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影像为载体寻找文学的发生与萌芽,用真实记录为手段为中国当代文学存像,《文学的故乡》是中国电视人第一次对中国当代文学和作家实现深度聚焦,也是文化纪录片的一种新探索。
央视纪录频道总监梁红致辞
央视纪录频道总监梁红说道:“正所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文学的故乡》就是寻找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寻找孕育和延续中华文化的那一脉源头活水,寻找文学的价值,更是在寻找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郝芳华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郝芳华致辞说,以纪录片为载体展示巨匠们深厚的文学世界,这是传播和推广中国文学的一种创新形式。《文学的故乡》是北师大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北师大文学和影视两个双一流学科交叉合作的产品,它一定能够引导观众追寻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回归心灵的故乡。
2025-01-16
2025-01-15
2025-01-14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