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科幻文学诞生200周年,中国科幻文学也走过了114年的历程。当刘慈欣的《三体》和郝景芳的《北京折叠》两度摘得雨果奖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惊呼:中国科幻文学已经达到了某种高度。
当水面之上的刘慈欣和郝景芳承受万众瞩目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追问的是,如冰山基座般巨大的中国科幻文学创作群体是何种生态?中国科幻文学的未来又将如何发展?
日前,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创始人之一、科普科幻作家、科幻活动家和评论家董仁威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对以上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百年中国科幻文学经历了四次起伏
作为舶来品的科幻文学随着“赛先生”来到中国。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科幻文学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成为科幻文学爱好者,80年代开始进行科幻文学的创作和评论,74岁的董仁威与科幻文学结缘已有大半个世纪,堪称中国科幻界的“百事通”。
采访当然是从中国科幻文学作家两获雨果奖这一令人兴奋的话题开始。
“这种情况,不是凭空而来的。”董仁威由此回溯起百年来的中国科幻文学史:
1818年,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诞生。1904年,中国出现了第一部本土科幻小说——荒江钓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说》。
作为舶来品的科幻文学,是在上世纪初随着科学观念的引进同步而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扬“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科幻文学就是跟着“赛先生”来到中国的。鲁迅、梁启超等一批学者将当时被称为“科学小说”的科幻文学翻译介绍到中国,呼吁“导中国人群以前行,必自科学小说始”。那是中国科幻文学的第一个高潮,很多作家进入到这个领域,像著名作家老舍的《猫城记》就可以看作是一部科幻小说。
但这个过程并没有持续太久就因为战争中断了。新中国成立后,科幻文学再度兴起,一批科幻作家成长起来,包括被称为“新中国科幻之父”的郑文光以及童恩正、肖建亨、刘兴诗、迟叔昌等,童恩正创作了《古峡迷雾》,肖建亨创作了《布克的奇遇》。但这一时期的作品以少儿科幻为主,大部分作品既没有传承,也没有与世界接轨,只是从苏联科幻文学中得到一些借鉴。
改革开放后,科学的春天来了,科幻文学也迎来了新的高潮期。老作家重出江湖,年轻作家不断涌现,七八年的时间里,中国科幻文学领域涌现出了几十位科幻文学作家、300多篇科幻作品,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郑文光的《飞向人马座》等都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童恩正发表了获得中国小说奖的《珊瑚岛上的死光》,在1980年被拍成电影后,掀起了中国科幻文学的第一次热潮。这段时间至今仍被很多研究者称为“中国科幻文学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但在此之后,1982年至1983年,中国科幻文学经历了一次波折。一段沉寂之后,到了上世纪90年代,科幻文学出现了第二次热潮,直到现在。
近七八年中国科幻文学井喷式发展
科幻文学的发展,与大国崛起的进程是一致的。日本科幻文学界公开承认被中国超越了,中国科幻文学进入第二个黄金时代。
雨果奖,是为纪念“科幻之父”雨果·根斯巴克而得名,为世界最重要的科幻大奖之一,由世界科幻协会颁发,有科幻界诺贝尔奖之称。2015年,中国作家刘慈欣凭借《三体》摘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第一次获得雨果奖。一年之后,另一位中国作家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摘得雨果奖中短篇小说奖。
两获雨果奖,就不能归之于运气或偶然了。中国科幻文学究竟达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董仁威认为,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中国科幻文学逐渐走向成熟,最近七八年更是井喷式地出现了大批优秀的作者。他将这些作者列了一个榜,笑称为“封神榜”,其中包括:以“四大天王”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韩松为代表的60后为主体的20余个“新生代”代表作家,以“24个新锐科幻作家”陈楸帆、郝景芳、江波、宝树、夏笳等为代表的80后为主体的“更新代”科幻作家,以“希望之星”阿缺、王侃瑜等为代表的90后“全新代”科幻作家。
科幻作家韩松曾著文认为,“从科幻文学的全球发展来看,它与大国崛起的进程是一致的。英法美日俄等国进入现代化过程中,都伴随科幻文学热潮,中国如今也在经历这个过程。”对此,董仁威表示赞同:在与世界各国科幻文学界的交流中,大家都已经认可了中国科幻文学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此前亚洲科幻文学水平最高的是日本,现在日本科幻界已经公开承认被中国赶超了,日本科幻作家、中国科幻文学研究学者立原透耶说:“在世界上,日本科幻不如中国科幻有影响力。”因为中国科幻作家两获雨果奖,可日本作家从没获过此种殊荣。不过,她把原因归结为:“不是因为我们的作品没有中国的优秀,而是因为我们没有刘宇昆(《三体》和《北京折叠》的英译者)。”这就不准确了,日本也有不少科幻小说译成英文,却没有获奖。
“中国科幻文学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那就是读者和作家都年轻。”董仁威说,“我参加过日本的科幻大会,日本的科幻迷和作者大多是中老年人,而中国的科幻文学作者有梯队、有众多的年轻人,读者以知识群体和中小学生为主,这让我们对中国科幻文学的未来更加充满希望。中国科幻正进入第二个黄金时代。”
科幻文学首先是文学,其次才是科学
中国的科幻文学尚处于“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状态,获奖作品大热,其他作家鲜为人知,依然偏向于小众和圈内,只有少儿科幻走向了大众。
形势乐观的同时,也有隐忧。有评论者认为,中国的科幻文学尚处于“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状态,一方面是雨果奖获奖作家作品大热,另一方面是其他大量科幻作家鲜为人知,科幻文学依然偏向于小众和圈内。中国科幻文学创作还缺精品,一部《三体》撑起半个科幻图书市场并非好事。
对此,韩松的分析是:“对于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科幻反映的主题和内容仍是超前的,公众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种文学品种蕴含的巨大潜力,对科技革命带来的多方面影响也认知不足。这是造成科幻文学仍在边缘和小众徘徊的一个主要原因。”
董仁威说:“一直有一个争论,科幻文学是姓‘科’还是姓‘文’,最后大家统一了意见,科幻小说首先是文学,其次才是科学。科普作家中只有文学修养好的才能写科幻。当然,科幻作者的科学素养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不是随便添几个外星人就是科幻了。这些年,我们的科幻作者中,有很多出色的科学工作者,同时也有很多文科教育背景的。‘文’和‘科’的融合让人对提升科幻文学整体水平充满期待。”
而另一个同样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同样作为幻想文学类型,科幻文学正受到奇幻、玄幻、仙侠、穿越等题材作品的巨大冲击。董仁威对此深有感触:科幻文学是最有利于启发民智、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和想象力的,对青少年来说更加有益。其他类型的幻想文学同样有提升想象力的作用,但与科幻文学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不同。同样是飞得快,在《西游记》里,孙悟空一个跟斗就走了十万八千里,没有任何依据,在科幻文学里就要用上火箭技术和多维空间理论才能办到,读者从中收获的是完全不同的。
中国科幻文学的影视化还远远不成熟
中国科幻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精彩的故事,但是缺乏转化成产业的人才和工业基础。
科幻电影是美国电影工业中的一大重要类型,从《星球大战》到《阿凡达》,再到近些年的《超体》《星际穿越》,好莱坞科幻大片早已成为中国青少年和科幻迷的精神大餐。但说起中国的科幻影视作品,却实在乏善可陈,从近几年看,也不过只有几部,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科幻影视。如果追溯得远一点,上一部真正轰动的科幻电影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珊瑚岛上的死光》。而人们最为期待的《三体》卖出影视版权的消息屡屡见诸新闻,却始终是“只闻楼梯响,未见人下来”。
2010年,为推动华语科幻文学的发展,董仁威与另外两位科幻文学作家吴岩、姚海军共同创立了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这个纯民间的奖项,如今已经与《科幻世界》杂志社的银河奖比肩,成为中国科幻文学的最高奖。
星云奖在奖励科幻文学创作的同时,同样重视少儿科幻文学和科幻文学的影视化,希望能够将文学和影视的产业链连接起来,通过影视推动中国科幻文学的大众化,以此再推动科幻文学的发展。但尴尬之处在于,中国的科幻电影还远远不成熟,首创的科幻星云奖,评委会根本没有找到能授奖的影片。董仁威说:“与科幻文学的成就相比,我国的科幻电影没有多大起色。虽然我们的科幻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精彩的故事,但是缺乏转化成产业的人才和工业基础。虽然也有部分科幻影视作品面世,可都把科幻作为一个锦上添花的元素,与真正的纯科幻影视大片还有距离,我国的科幻产业还处在萌芽的阶段。”
不过,董仁威仍然对中国科幻大片时代的到来充满信心:“科幻大片的生产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时间和耐心。我认为,中国科幻大片必将在几年之内出现爆发期。”
2025-01-16
2025-01-15
2025-01-14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