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保证,从来没人这样写过拉斐尔,用拉斐尔的视角来看待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的关系,我所做的诠释都是我自己的”。被台湾媒体称为“华语创作界的孤岛”的李炜,日前出版了他的第九本书《孤独之间》(副标题是“一部另类艺术史”),在接受界面文化(公众号ID:BooksAndFun)专访时他这样说道。
面貌清瘦的李炜并不喜欢被别人叫老师,但他却是“曹老师”——台湾作家和出版人曹又方的儿子。曹又方曾是台湾《联合报》副刊总编辑,吴淡如、吴若权等台湾作家都是经她的推荐而走红。
用小说家的心态写艺术史
《孤独之间》讲述了从拉斐尔与文艺复兴时期到席勒与表现主义发展、马列维奇以及抽象画起源的故事。为了写这本书,李炜查找了很多资料,包括当时艺术家们的书信往来、日记和其他历史记录。他进而发现当时的这些著名的作家、画家们之间有很多派别,但他自己是没有任何派别的。
在写作时,李炜希望能够真正贴近自己笔下的人物,他避开 “学院派那种 one size fits all 的理论”,用“小说家的心态”,将自己代入笔下人物想象,“如果是我的话,会碰到什么样的问题,需要怎么处理”,并像“侦探”一样琢磨出来笔下人物的行为“动机”,以寻找到的资料作为“证据”,从而揭开事实真相。比如说,从画家委拉斯凯兹的名作《宫娥》特殊结构入手——仆人占据主要画面、君王只能从镜子中反射中看到,李炜分析出委拉斯卡兹在宫中侍奉君主而内心孤傲矛盾的心理。
李炜还花了很多时间在安排篇章和文章的结构之上,《孤独之间》的命名像是一个框架,将其中的十几篇命名为“之间”的文章串联。“就像画家会用画框凸显自己的作品一样。我用 ‘之间 ’为这本书以及每一个写到的画家,用文字“画”出一个范围。”而因为每一个画家的处境以及风格、性格等都大不相同,所以他们的“框”也都不一样——拉斐尔是永恒与名望之间,席勒是纯贞与污秽之间,而每一篇的具体写法都不相同,比方说乌切洛的章节,他选择的方式是“比较俏皮,甚至有点卡通化的一种写作方式”,这是因为他觉得这符合乌切洛的风格,“乌切洛的不少作品都非常可爱,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真,在艺术史上非常少见到”。借由如此多种多样的写法,他希望能展现出一个多彩多姿的艺术史。
李炜觉得《孤独之间》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白开水一样的”艺术通俗读物,也不以“过时的八卦段子”和“虚假的段子”取胜。
《孤独之间》 李炜著 于是译 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4月
作家李炜
为了买书曾四年吃泡面
出生在台湾曾在美国长期生活的李炜,如今长居在珠海,2009年母亲曹又方去世后,李炜在珠海继承了房子和一笔遗产,成为了对他写作的最后一笔实际支持。珠海这座城市,在李炜的眼中虽然靠海,但是海水像黄浦江混合着泥巴。但是好在城市安静、绿化很好再加上这笔钱,如果谨慎使用,”足够生活一段时间”。
李炜的“书虫”之名,源于他的收书情结,从念大学起,他便常常一个人去二手书店转悠,他担心要是有同伴一起逛,万一同时喜欢上同一本书却只有一本的话,可就不好办了。有时候即便什么都不买,也要跟书店店员聊聊天。每周都去一次,上不上新书都一目了然。本来念大学的主要资金就是靠奖学金,要是再频繁买书,只能常年省吃俭用。所以从大学二年级到毕业后的一两年时光,李炜连续吃了四年多的方便面。常年的营养不良让他的身体变得特别虚弱,最严重的时候,多走几步路,他都会觉得呼吸急促、头晕目眩,“说恶心点,上厕所都可以不用卫生纸”。到医院里检查,却查不出什么原因。回想起来,李炜说,“那大概是方便面里面有很多防腐剂,要是再吃下去,我就快要死了。不过直到现在,我都还有省吃俭用的名声。”
因为阅读广博,藏书众多,2006年,与李炜结识不久的夏志清,刚看完李炜的第一本书稿也就是后来他出版的第一本书《书中书》之后,便在写给他的信中一边称赞他,“No Chinese Writer of your age or decades older has your kind of charm wit &erudition”(中国写作者中,和你同龄的,或远长于你的,都没有你这样的魅力、机智和博学),一边明白无误地提醒他,“如果你要回国,你的两万本书,应该处理一下,否则会是个负担”。
夏志清给李炜的信(复印件) 由李炜提供
而李炜的写作,比阅读经历着更为艰难的过程,最大的问题首先是语言。15岁时从台湾来到美国,所有和文字有关的课程(历史、文学等),他都听不明白,只有数学学习上还保持着优势。凭借出色的数学成绩,李炜得以进入芝加哥大学念书,他却执意从数学系转到了文学系。当时他的所有朋友都不了解甚至还有人嘲笑他的选择,导师也是觉得莫名其妙,因为李炜的英文连可以顺畅交流的程度都达不到,更不要说研究并写作了。
最初,他每一篇交出来的文章都会被老师要求重写,直到读到大四,他才隐隐觉得,自己或许在写作上还有点希望。那一次他的历史论文得到了A-的分数,教授给他的评语是——“我知道你没有好好看书,没有听我讲课,但这篇文章写得非常不错。”这评语李炜视若珍宝地保留了很多年,因为那曾一度是他一天到晚“退稿重写”之外的唯一安慰。如今,李炜的英文水平已经超过了自己的中文母语,英文也成为了他的写作语言。
其次的困难是题材问题。大学毕业后他曾写过三部小说,稿子递出去之后,出版界的朋友都问他,“文笔挺好的,但是为什么不写自己知道的事情?”言下之意就是,他为什么不写“中国人”的故事,而总是写“美国人”的故事。李炜不知道要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他15岁时就来美国,朋友和圈子全部都已经是美国的了,”做的梦都是英文了“,怎么到了出版圈的朋友眼里,他写的就不是他知道的事情了?这样的投稿经历,让他了解到,“出版界对于中国的写作是有刻板印象的。他们觉得我应该写得像哈金那样。没有人想让一个华人讲 ‘西方故事 ’,即使可以讲得好,那也不是他该讲的。”
经由母亲的朋友之一画家司徒强引荐,李炜得以结识夏志清后,他们一老一少从西方文学聊到当代学术界,相谈甚欢。在很早之前,李炜就看过了夏志清的《现代小说史》,虽然里面提到的作家,他一个也不认识,“甚至鲁迅也都不知道是谁”,在台湾接受的文学教育中,他所接触的中国文学就只有李白、白居易,还有朱自清的《背影》。《现代小说史》对于学界流行的理论完全超脱的态度,让李炜心生敬畏,而夏志清出色的文笔也让他非常钦佩。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夏志清当年和自己有相似的文化身份困境,“夏志清教授跟我说,当年从耶鲁英文系博士毕业,没有人要用他,因为那时没有人相信一个中国人会懂英美文学,为什么要听他讲莎士比亚,我也抱怨说,没有人想听一个中国人讲西方文化。”
尽管有这样的困境,李炜在书写中依然坚持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西方题材,并且尽量避开那些流行的、浅白无物的写法,虽然这样意味着面临很多的钉子,“我的书一直卖的不好,”李炜坦诚说,“很多出版社现在根本不会考虑名气或者销量不够大的作者,很多出版社看都不会看我的稿子。”尽管有挫折,他的书还是一本接一本地出版了,他觉得自己非常幸运。
从觉得母亲不爱自己,到为母亲写书
在母亲“最后的日子”到来之前,李炜并不觉得母亲曾给过他什么支持或是影响。父母离异很早,母亲又旅居美国,他从小与父亲一起生活,直到15岁去美国读书,他才开始和母亲真正相处,但在很长时间里都觉得称呼她“妈咪”很困难。
这并不是李炜单方面的困惑,作为上世纪70年代台湾妇女运动的先驱之一,曹又方曾大胆质疑母爱的“天然无私”,宣称“母爱是一个陷阱”,同时有些矛盾地坚信,“爱一个人就是要给予他自由”。“我妈妈认为的爱的自由,也包括让他恨你的自由。”李炜说,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母亲从来没过问过一次考试成绩,也从来没有一次指导他看过一本书,甚至都没管他申请哪个大学。“都是我跟她说,我要申请大学,要开支票,她就开了,也不问我去哪里。”当李炜想要出书时,他曾拜托母亲向夏志清推荐自己,但是被她拒绝了,因为她觉得推荐自己的儿子很丢脸,而她要在年老的时候,“保持一点自尊”。
尽管不承认母亲对自己的影响,李炜还是选择了跟母亲一样的职业,毕业后他曾在美国做编辑工作。刚从芝加哥大学英文系毕业的两年内,他换了4家出版社,原因很简单,他想要更多一点钱。“一般一年以上才能给加薪,我就自己给自己涨钱”。曹又方当年也曾有过经济拮据的日子,当时李炜还一度嫌零用钱少,心中责备过母亲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没钱的行业,没想到自己也自愿地重蹈覆辙。
李炜还曾慧眼如炬地为母亲工作的出版社引入过畅销书,当他在二手书店转悠,发现“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已经很火,而在台湾却无人问津时,他就替母亲工作的出版社一口气签下五本德波顿的书。“他们还埋怨我一次签太多”。李炜引进德波顿就是知道这样的书会“卖”,虽然他明明讨厌这种“浅薄懒惰的写作方式”。他是希望可以借助这些书,“让母亲的工作好做一点,收入多一点”。
因为厌烦纽约拥挤喧闹的地铁,李炜索性把编辑稿件的工作搬到位于纽约皇后区的家中。他将自己的简历发送给出版社,有的出版社愿意回他,有的不愿意回,他也能持续接到一些编辑学术稿件的工作——他推测,是因为“那时有文学背景的,愿意做学术界、医学界的编辑的人并不多”。他的工作很轻松,从床边迈两步就是自己的办公场所,不用穿好衣服、梳好头,“穿得像人一样”,就可以工作;而他总为“大教授”的漏洞百出的写作厌烦,“那些大教授写东西,逻辑有时都不对,注解一二三就到六了,四和五呢?我总是要帮他们理顺这些东西,而他们却不把我当人看。”有时也有意外惊喜,例如医学类的稿件收入很高,又不需要动什么脑筋。“即使看不懂也可以编辑,就像开车总能开到终点一样,不管窗外的风景如何变化。”他觉得,这个工作可以做到死、或者眼睛瞎掉为止。
是母亲的病故改变了他的人生,母亲去世后,他回到了珠海,全职写作。
李炜的母亲曹又方
母亲去世后,李炜为母亲写了一本悲悼之书,题目用“最晦气的数字”组成,叫做《4444》,以悼亡为主题,将哲学、文学界的名人叔本华、哈代、阿赫玛托娃、波伏娃等人的母子关系,穿插进自己与母亲相处时日里的点滴,包括误会、吵架还有最后的日子里——他将母亲温柔地称为“喵喵”,因为猫有九条命,这是母亲晚年最后的慰藉,而他常用食指和中指搔她的掌心,开玩笑似的好像要挖走她”来世的猫食“。问及母亲的去世对于自己的影响,李炜引用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悲悼母亲的话,说“毕竟是我的母亲,作为个人,还是难过的。”这种表达,用李炜的自己话说,很像托马斯·哈代那些阴郁的小说里的角色一样,“坚忍、克己、冷静”。
《4444》 李炜著 张定绮译 尔雅出版社2010年
附:夏志清写给台北和上海出版社的信
我同李炜君相识才一年,屡为期年纪虽轻而读书之广博通达所惊奇。最近把他教我审阅之英文书稿《Confessions of a Chinese Ink-Drinken》三百多页拜读了,更对他钦佩不已。我来美已将近五十九年,还没有见到过比李炜对西洋文化大传统了悟更多,起从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下来直至廿世纪英美法意等过以及东欧北欧诸思想、文艺界名家之代表作读得更多的中国青年。但李炜只读了B.A.学位,从小长大在美国,会用中文讲话,而用中文写作,目前还不可能。为此,我要为他由余珊之译出的新书中文本,写篇序文,告知大陆台港以及海外华文读者,李君新作是部难得见到而值得年轻学子、甚至文化界名流一读再读的好书。
此致
上海文艺出版社同人
纽约夏志清
2006年十月十六日
人物简介
李炜,美籍华裔作家。作家曹又方之子,清末南粤状元梁耀枢之后。撰写了大量横跨文学、哲学、音乐、艺术领域的文章。曾被余光中誉为“一位才学出众的书痴”,夏志清也曾被其“读书之广博通达所惊奇”。
2025-01-02
2025-01-01
2024-12-31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