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现存延续最久的经典诗会之一,上海翻译家协会主办的“金秋诗会”一直在作家、艺术家和资深文艺青年们的心目中占有相当高的地位。
据悉,今年的金秋诗会以《中国:异域想象》为题,将于11月2日周五晚在文艺会堂开展,观众不仅将聆听到由国内著名翻译家与年轻朗读者朗诵的多首外国诗歌,更将欣赏到同一母题下的歌剧《图兰朵》、戏剧《马可百万》和中国书法作品,会后还设置了系列文学导赏讲座,并在公众号上发布相关主题的原创文章。10月26日起,市民可在“上海翻译家协会”微信公众号预约报名诗会活动。
莎士比亚、歌德、席勒、雪莱、波德莱尔、普希金……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经典,透过翻译家们的“译笔生花”,不断激起读者心中的涟漪。自上世纪20年代起,上海翻译家群体在诗歌译介领域硕果累累。在一年一度的“金秋诗会”中,翻译家、诗人、朗诵艺术家齐聚一堂,读诗交流,诗歌在这里邂逅翻译,朗诵、戏剧、音乐、书法,带来一场诗的盛宴。
“当年,钱春绮、吴钧陶、黄杲炘、张秋红和我,我们五个外国诗歌翻译者常在一起聊天,交流翻译外国诗歌的心得,谈论翻译外国诗歌的体会,品味外国诗歌的意趣。”资深翻译家冯春回忆,谈到兴致处,具有热血诗人气质的张秋红提议,应该搞一些诗歌活动,让全世界的优秀诗歌传播开来,开拓诗歌的疆界,给更多的诗人、爱好者建立一个发表、展示的平台。于是,在上海翻译家协会领导和作协许多诗人的支持下,第一届“金秋外国诗歌朗诵晚会”于1992年10月8日在上海市作协大厅举行。1993年第二届起,“金秋外国诗歌朗诵晚会”简化为“金秋诗会”,改在上海文联文艺会堂举行。
今年,适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已举行26年的金秋诗会以《中国:异域想象》为题,开启新一轮极具激情和创意的吟咏。
13世纪末,一部详尽描绘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马可·波罗游记》风靡欧洲,记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后来开辟新航路带来巨大的影响,尤其在文学界、史学界以及中西文化交流产生积极的意义。从16世纪开始,欧洲就刮起一股强劲的中国风,从丝绸、瓷器、家具、园林到诗歌、哲学等等,中国文化从物质到精神层面为欧洲上层阶级从宫廷到贵族所追捧,并直接影响到当时的审美趣味和时尚风格。事实上,千百年来中国元素一直在外国诗歌或外国文学中闪烁,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西方对中国的认知;同一个中国出现在西方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的诸多文本,大多源自诗人、作家的臆想而来,缺少对中国真相的刻画,却真实地反映出西方对中国的文化想象。
“有次我去往中国大地,那里有些人,我素未谋面,在我前额涂抹友谊标记,把我的当成是他们的知己。” (节选自[印]泰戈尔《我常铭记》,李鲜红译)
“广场的隐秘角落/老老少少 苦练道家功夫/八卦掌 风生水起/搅动着公园里的空气/那是跳跃的行草/还是笔力的舞蹈”(节选自[法]让-雅克·维冬《上海》,袁莉译)
从百余年前的泰戈尔到如今的让-雅克·维冬,在外国诗人笔下,中国意象、中国元素在异域文学作品中不断地呈现新的面貌,通过译笔,中国读者也能反观外国诗人对中国的观察和想象。
从5月底开始网络征集诗歌翻译作品,到7月底截稿,今年的诗会受到各方关注,不仅收到了上海著名翻译家们的广泛投稿,也收到了外省市甚至国外工作、生活的文学翻译家的稿件。所有入选的外国诗歌收入《第27届金秋诗会诗册》,包括著名中国资深翻译家吴均陶、娄自良、葛崇岳、郑克鲁、杨宇光、何敬业、杨伟民、钱希林等的作品,也包括袁莉、王柏华、包慧怡等强势崛起的青年翻译家。
本次收入诗册的作品的作者,最年轻的仅26岁,最年长者91岁。39首入选的精彩作品中,四分之一为非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的作品,和会员作品一起共同呈现出中国40年来欣欣向荣的发展。例如《玉的礼赞》《竹林七贤》和《新年再读老子》,既有对中国古老文化的赞颂,又有行旅中国、学习中国文化后产生的对人生和文明的思考。
2025-01-16
2025-01-15
2025-01-14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