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新时代诗词座谈会在《诗刊》会议室召开。中华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新时代的诗词写作者如何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并弘扬诗词文化?中华诗词又应具有怎样的时代面目与时代担当?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就当代诗词的写作和传播,新诗与旧诗的关系,以及《诗刊》诗词增刊《子曰》的改版各抒己见,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思考和建议。
原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现任中国职工诗词协会会长倪健民;原中华诗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诗刊》社子曰诗社顾问蔡世平;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诗刊》社子曰诗社顾问代雨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钱志熙;原国资委机械局副局长、现任中科电投资公司副总吴宝军;中华诗词杂志主编、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化报社理论部主任高昌;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副主编林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韩倚云;中国教师报文化周刊主编、中国楹联论坛执行站长金锐;东方中国诗书画院院长刘迅甫;中华诗词研究院学术部负责人莫真宝;《诗刊》社子曰诗社兼职编辑李四维;社科院在读博士王悦笛;青年诗人李伟亮;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诗刊》编辑部副主任、子曰诗社秘书长江岚;《诗刊》子曰诗社编辑刘能英、韦树定等全国二十多位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以及老、中、青年诗人参与了本次会议。《诗刊》副主编李少君主持了座谈会。
李少君在发言中指出,当代文学史中没有旧体诗——这一边缘化现象,曾让哈佛大学教授田晓菲及汉学家宇文所安为之打抱不平。现在写旧体诗词的诗人群体很广泛,每天新创作的诗词数量之多,相当于一部《全唐诗》,今后可多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平台将好的诗词作品推广出来。“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创新是诗歌的要务,旧体诗同样需要内容、形式的创新和争论,旧体诗也可以像现代诗学习,衍生出不同流派,以派别代替单一固化的新、旧命名,淡化“旧体诗”这一有污名化倾向的称谓,诗歌本不存在新旧之分,我们要在新时代为诗词多做点事情,推动诗词的发展。
蔡世平梳理了古典诗词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几大改变:其一、五四以来,白话文写作的生态已经形成,白话文同样可以写好诗词;其二、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由农耕文明转变为城市工商文明;其三、诗人身份从原先的官僚、士大夫,扩展到广大人民群众,写诗队伍不断壮大。其四、诗歌地理范围扩张的同时,题材亦随之扩大,异域文化入诗;其五、诗歌传播方式从吟诵、手抄到印刷再到互联网,出版变得越发容易;其六、诗词理论在西方影响下也在不断更新;其七、今天的诗人是现代化的人,我们无法回到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时代,我们生活在李白、杜甫都没有经历过的今天,农耕文明的养料被唐宋极尽的时候,我们要在新时代树立文化自信,打破千篇一律、似曾相识的诗词写作模式。
代雨东认为,当代诗词应该积极主动投身新时代发展潮流,奏响新时代交响曲,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同时艺术上积极创新,创作出具有时代风貌的典范之作。
新诗与旧诗的关系、以及旧体诗面临的当代问题是会上热议的话题。倪健民指出,在“重现代、轻古体”的局面下,我们需要为旧体诗正名,现代人写的诗词无法用“旧体诗”来概括,他认为或许可以用“诗歌”来指代在西方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现代诗,用“诗词”来称呼我们自古以来的旧体诗。此外,他指出文学性、艺术性和“诗味”是决定一首当代诗词是否有价值、能否传承下去的评判因素。高昌认为,新诗与旧诗的对立是一个伪命题,从诗歌的发展来看,骚体诗的出现没有取代《诗经》,乐府诗出现以后,也没有代替骚体诗,唐诗出现以后,汉乐府诗依然存在,诗、词、曲也是同时并存,为什么新诗出现以后,旧体诗就一定要灭亡呢?各体裁之间应是诸体并存的关系。“诗无新旧,只有好坏。”当代诗词已经突破了量的积累阶段,已经开始了美学的、质的突破。在韩倚云看来,旧体诗、新体诗都叫诗歌,只是两种创作模式、两种体裁,不应以唐宋时代的标准来要求现代诗词。诗词贵在真挚,要以真情打动人。莫真宝说,当下活跃的诗词写作者有三百万人,但是就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旧体诗词的审稿情况来看,旧体诗词的质量有待提升,很难从海量的作品中选出真正令人称道的作品。现在很多人用旧体诗词来写社会新闻,然而好的诗词写作,应该将社会生活和个人经验结合起来。刘迅甫认为,我们需要激活中华诗词的时代能量,从古典意蕴出发,贯穿时代潮流,诗词创作的源泉应是新时代,然而现在有很多诗人“今人说古话”,禁锢在唐诗宋词的表达方式中,我们需要融入新时代的元素、气息和能量,写出时代的豪迈情怀。
旧体诗词如何与时俱进、走进新时代、展现时代风貌,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代雨东表示,今天的诗词写作亟需创新,应将生活符号、时代符号植入格律诗词之中。吴宝军提议在诗词中引入“高铁”、“ 微信”等反映当代生活热点的新意象,这得到韩倚云等人的呼应,她认为不妨直接植入时代意象,李商隐当年写“蜡炬成灰泪始干”,也是直接引入了新发明“蜡烛”,并没有影响它成为千古名句。李四维就诗词创新的问题谈到,仿古未必没有新意,功夫到了以后,自然而然就能写出新时代。他举例朋友的两句诗,描写下雨的玻璃窗—— “沾雨窗如含泪看”、写夜里坐火车看到的灯光—— “过一城灯又一城灯”,这两例句式典雅,尽管没有标榜创新,然而写的都是新时代的事物,很好地将古今融合起来。青年诗人李伟亮说,现代词汇入诗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传统诗歌是韵文学,我们需要用传统气息包裹现代事物,尝试、探讨、筛选哪些词汇适合入诗,哪些不适合入诗。王悦笛从自身校园经历出发,阐释了模仿与创新的关系,他认为诗风近似古人这一现象,不必全盘否定。特别是高校师生,尚处于临摹阶段,自然多以古人为范本来模仿,等到风格成熟以后,才能与当下接轨,写出自己的心声。金锐认为,当代的诗词固然要有当代的气息,既要情真,也要词美,既要有向外的视野,也要维持内在的典雅。
大家都意识到目前传播和推广旧体诗词的重要性,纷纷建言献策。金锐建议《诗刊》加强采写的内容,增加对于诗人群体、偶像、事件的采访,抓住诗歌的新闻点和话题性,展开事件营销,推出诗词偶像,让诗词变成一种让年轻人喜欢的潮流。还可利用《诗刊》的品牌资源,在中小学推动诗歌教育。吴宝军说,我们需要打造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媒体、新团队、新推广模式,新媒体和纸媒体之间需要相互促进。韩倚云认为,纸质书刊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纸版书经过编辑严格的审校,更权威、更有考据价值,电子版无法代替纸版的历史地位和阅读感受。
针对《诗刊》增刊《子曰》的改版,大家一致同意更名为《诗刊》诗词版。各位专家从栏目设置、内容选择、排版设计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如增加彩页,给读者图文并茂的审美享受;建议增设专题讨论和理论争鸣,形成社会关注的热点等等。
会议最后,李少君号召大家未来一起为诗词的发展出力,推动诗词融媒体建设,鼓励诗词理论争鸣。传承传统文化,书写当下生活。新事物、新语境、新媒体给旧体诗词带来新机遇,呼唤旧体诗词焕发出新活力,续写中华诗词的新时代篇章。
2025-01-16
2025-01-15
2025-01-14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