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故宫》这样让故宫文化“焕颜”:推开“三重门”、透过“三原色”、联通“三次元”

来源:广电时评

作者:刘兵

2018-12-19

640.webp.jpg

  华传文化暨春田影视董事长、《上新了·故宫》总制片人 刘兵


  “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说,提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2020年紫禁城将迎来建成600周年。为此,华传文化与北京电视台和故宫博物院经过讨论策划,联合出品了大型原创文化季播节目《上新了·故宫》。

  节目由春田影视公司制作。华传文化暨春田影视一直专注在文化类节目创作。《上新了·故宫》希望通过年轻态的表达方式,把故宫博物院六百年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宝藏传递下来,让故宫文化被更多年轻人“带回家”。


640.webp (1).jpg


  节目播出五期以来,三期收视位列周五同时段第一,两期同时段第二,节目话题多次登顶微博热搜榜,互联网爱奇艺热度榜第一,话题阅读量突破9亿,豆瓣评分8.3分。


  推开“三重门”,实现三个“上新”


  《上新了故宫》创意之初就坚定、肯定以及笃定了一个基本原则,即:用年轻的视角和创新的表达,赋予故宫文化新的审美体验和大众参与,把文化节目做的更生动、更有趣,更加贴合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审美习惯,让更多人爱上故宫,爱上中国文化。于是便有了《上新了·故宫》的推开“三重门”,实现“三个上新”。

  第一,推开故宫的大门,这是知识的上新。节目组研究故宫资料时发现两组数字,1,862,690和2%。第一个数字是故宫博物院现存所有文物的总量,186万余件,浩如烟海;第二个数字是迄今为止向公众展示出来的比例,只有2%,冰山一角,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文化的建筑群,保持的是原状陈列,这需要求证大量的史实还原历史的原貌。《上新了·故宫》首先就要推开这扇宫门,带观众去到尚未开放的20%区域,看看那98%的文物瑰宝,让知识获得一次上新。


640.webp (2).jpg


  第二,推开历史的大门,这是文化的上新。故宫不仅是一座收藏历史文明的博物馆,也是历史文明本身,推开历史这第二扇门,节目希望用一种全新的综艺化表达,让“正襟危坐”的故宫文化完成一次形态上的“焕颜”和“上新”。这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以来,第一次让一档大型文化季播节目进入故宫实景拍摄。节目组坚信置身历史当中才能更接近历史的真实,计划用每年一季、连续三年、共计30期的系列季播节目焕发出青春故宫的时代风采。

  第三,推开文创的大门,这是市场的上新。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过一句话:“把故宫带回家”,这就要借助文创产品的力量。节目推开文创这第三扇大门,就是用走入百姓生活的文创产品唤醒沉睡的文物,在大众消费市场获得一次上新。


640.webp (3).jpg


  为了做好《上新了·故宫》这档节目,一群平均年龄20多岁的90后,历时8个月,平均每天花费18小时以上深入到数以万计的史料堆里,搜索专业学术文献数百篇,反复与故宫专家和明清史专家请教。最终从上百个选题方向中,精挑细选了9个目前具备执行条件的选题,作为第一季节目的正式主题。节目组年轻的导演们,以“考古式研究”的治学精神,最终使节目破茧而出。


  透过“三原色”,描绘故宫的前世今生


  近几年文化节目方兴未艾,华传文化与北京电视台有了《非凡匠心》的基础,必须用更富创新的立意和形式,才能再次掀起文化节目的热潮。于是便有了《上新了·故宫》“文化为核心、文创为抓手、主题式推进、沉浸式探索”的节目形态。每期节目单霁翔都会抛出一道谜题,比如寻找故宫里的秘密花园、谁是紫禁城里的学霸、最传奇母亲等等,嘉宾带着谜题出发,在实地探寻中接近历史真相。这种沉浸式的文化探索,成为吸引观众步步跟随、层层深入的关键,像一面棱镜折射出了节目内容的“三原色”。


640.webp (4).jpg


  第一,历史的本色。节目遵循的是对历史的平视和正解。比如节目选取了乾隆、康熙、崇庆皇太后(也就是甄嬛的原型)、孝庄皇太后等历史人物,尝试解开他们身上的种种谜团。之所以说是“尝试”,因为历史的真相是建立在史料档案基础之上的。观众会发现,他们虽然带着问题去看节目,却不是都能够找到准确的答案。比如,节目中嘉宾找到了乾隆的秘密花园,也首次接近了乾隆的神秘人格,但却无法用史料完全证实。但这就是历史的本色和魅力,有的地方清晰可见,有的地方难以辨别。《上新了·故宫》所呈现的探索历史的过程其实比那个答案更有趣和有意义。

  第二,人性的底色。《上新了·故宫》对历史人物和故事的挖掘没有停留在传奇性的表面上,而是努力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寻找人性共同的底色。比如第一期节目中,幽暗的密室,逼仄的通道,随处可见的镜子,折射出乾隆皇帝渴望自由、快意人生的另一面。而在第五期里,节目通过一间形制奇特的“净房”(故宫里的厕所),讲述了乾隆皇帝孝亲的品德。所有这些,都不是帝王的专属,而是人性的底色。

  第三,时代的特色。《上新了·故宫》力求建立一种年轻态的电视语境,剥去历史深沉高冷的外衣,从人物、道具、主题、视觉元素等方面赋予节目年轻的活力。节目由演员邓伦和周一围担任固定嘉宾,曾经出演过清宫剧的演员如蔡少芬、宁静、袁姗姗、王丽坤等参与其中。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和一只拟人化的故宫御猫鲁班,成为节目里“百科全书”式的幽默存在。而每期节目主题的设定也充满了年轻态的表达,既形象又生动,比如:乾隆的秘密花园、紫禁城里的学霸、钮钴禄氏的进阶史,还有今晚播出的《紫禁城里的零零后》。

  节目播出之外,作为节目特约合作伙伴的《今日头条》还发布进宫探秘、进宫玩雪、角色穿越等多个H5网络传播物料,在北京国贸地铁站展出总长135米的“故宫冬日雪景长卷图”,让地铁站成为了热门打卡地,用富有创意的趣味宣传为节目造势,这些创新的互动玩法,既契合了年轻人的参与需求,也凸显了新媒体互动的时代特色。


640.webp (5).jpg


  联通“三次元”,视觉呈现为文化服务


  《上新了·故宫》力求视觉呈现上有新意,联通“三次元”。

  一次元,用花字完成文物的知识科普。故宫大量珍贵文物首次在节目中出现。看得懂,它们就是观众渴望了解故宫的入口,看不懂,就有可能成为观众难以企及的高门槛。所以,恰到好处的精美花字、深入浅出的图解示意、御猫鲁班的独家揭秘等时尚的表达,轻松自然地带着观众走入故宫、深入故宫。


640.webp (6).jpg


  二次元,用动画完成历史的动态联想。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的珍贵字画,怎么才能让画中人动起来呢?比如在模拟畅音阁“上天入地”的演出效果时,节目组的后期团队通过动画的形式将组合滑轮构成的“古代威亚”和乾隆六下江南的盛况生动清晰地呈现出来,让观众一目了然,并对先人的匠人智慧赞叹不已。而每期结尾的文创产品小动画,更是趣味盎然、萌态十足。

  三次元,用再现完成人物的主题升华。《上新了·故宫》运用再现拍摄的手法达成了两个方面的创作诉求:

  一是借由节目嘉宾自己出演,完成了从历史探索者向历史人物的穿越。比如,周一围读到康熙皇帝酷爱西学的档案记载,画面就出现了他所扮演的康熙与外国大臣讨论几何学的一段戏,仿佛历史人物从书中走了出来。


640.webp (7).jpg


  二是通过剧情和台词设计,完成了从写实向写意的过渡。比如第一集中,周一围一人分饰两角,完成了一段两个乾隆关于自由与自私的对话,折射出乾隆内心既无法摆脱责任又极度渴望自由的双面性格。这段戏是通过之前对乾隆花园的探寻而合理生发出来的联想,而所有的场景装扮都是从文物中原样复原,这样亦真亦幻,虚虚实实的再现拍摄,不是在写实,而是在写意,它是戏剧化呈现,却不是戏说。

  《上新了·故宫》真正的主角和明星只有一个,就是故宫。节目完成了“三重门”的创作初衷、“三原色”的形态内涵和“三次元”视觉语境的完美结合。节目组希望通过这档节目的热播,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故宫、了解故宫、爱上故宫,从而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切实的领悟和发自内心的热爱,让文化热起来。


责任编辑:霍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