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里,孩子们正奋笔疾书“我要考一百分!”——若不是那一张张欧洲脸庞,你很难想象,这是一群外国孩子学中文的口号。这些孩子来自地处南欧的保加利亚,但日常生活却很“中国”。比如,说着汉语,饶有兴味地探索“中国知识”;铺开宣纸,捉笔绘龙,或者拿起红纸,剪剪窗花。这一切,都离不开他们的老师——索非亚138东西方语言学校高级汉语教师施雅娜(Yana Shishkova)博士。
施雅娜(Yana Shishkova)博士
施雅娜取得博士学位后,随即投身中学汉语教学。她认为,要学好汉语,最好从中学开始,因为中学的孩子思维最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感受文化的能力也很强。她与孔子学院合作,创建了精美如画的教室;又利用互联网资源辅助教学,抵御疫情影响。面对陌生而深广的中国文化、“天书”般的方块字和“难于上青天”的汉语等级考试(HSK),她的学生们却已连续14年参加《汉语桥》比赛,屡创佳绩,曾斩获欧洲第一、全球第二的好名次。为此,施雅娜老师自有她的“锦囊妙计”。
施雅娜老师的“孔子课堂”
“用汉字的逻辑教汉字”
“汉字有它自己的逻辑。中国古代有仓颉造字的神话故事,仓颉是看遍了天空和地上的一切事物,看遍了大自然和人的所有活动,才创造出一些形象的符号,创造出一些组合方式,成了像画又像故事的汉字”,施雅娜老师说:“所以,要真正掌握汉字,就必须懂得汉字背后的逻辑。它本身就是看的方法、感受和思考的方法——这就是中国的文化。”施雅娜老师会教学生拆分汉字,学习偏旁和部首;也会用甲骨文、繁体字启蒙,让他们理解简体字。索非亚大学曾就“中文学习最难之处”做过调研,出人意料的是,令大多数学习者不得其门而入的“汉字”,138东西方语言学校的学生们反而觉得最简单。
施雅娜老师的“汉字逻辑教学法”
“让教材有趣起来”
施雅娜老师不满足于现成的教材。“我觉得,学习用书可以有趣点,再有趣一点。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容易做出成就,兴趣也最容易发展成爱”,她说:“我要让学生更多品尝到中国文化里面很有意思的东西。不只汉字是有趣的,音韵也是有趣的,但有趣之中有大学问。学生们有了兴趣,就更愿意去探索这些大学问”。施雅娜老师和她的同事们时常参考各种汉语教材,各取所长,穿插使用;若找不到合适的资料,就自己编一些来。比如这首“水果顺口溜”——短短几段就包含了许多水果名称,从季节到产地再到吃法,一概不落;词简单易懂,读着也朗朗上口。中文这样教,孩子们实难不深深地喜爱。
施雅娜老师的“水果顺口溜”
“生活在中国文化里”
让学生们爱上中文,进而爱上中国文化,是施雅娜一以贯之的教学目标。“学习中文,一定要用心”,她加重语气说:“心,一定要在中文里。文化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是文化的一个入口。让孩子们生活在中国文化里,他们就更容易从语言进入文化,用心去爱上中国文化。”这样的教学理念与文化观,让施雅娜老师为学生们开设了“中国文化课”。孩子们在课上能学习到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学故事,还有艺术和哲学。这些都用中文教授,结合生活实践,既当例子,也作实战的体验。当然,也少不了孩子们都感兴趣的“吃的文化”——“如果他们觉得学习中文很累,那就让他们吃点中餐。画脸谱、练毛笔字、画水墨画、剪十二生肖,这些都是中国文化里的生活,再来点中国的美食,那就真的是生活在中国文化里学习啦!”施雅娜老师笑着说。
当问起施雅娜博士的中国情缘,她说:“我对中国,是爱情!”正是对中国文化的这份挚爱,深深地感染了她的学生们;这份挚爱化作了理念,化作了信念,又化作了浸润生活的教学法,让孩子们在文化之旅中,不浮躁、不功利、不畏难,自然而然地让心住在中文里。
“我要考一百分!”——祝这群可爱的保加利亚孩子们心想事成!
2025-01-02
2025-01-01
2024-12-31
202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