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采风行 | 青年汉学学者:海洋足够辽阔,容得下多元文明

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

作者:

2023-03-24

青岛因海而生、因海而兴,不仅是中华海洋文明的代表,还是世界海洋文明的开拓者,为世界海洋文明贡献了非凡的智慧和力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提“全球文明倡议”,深刻回答“现代化之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青岛海洋文化缘起琅琊,源远流长,先秦时期,琅琊古港便已开海事之先,成为中国最早起源的五大古港之一,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以琅琊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海洋文明展现的平等、多元、宽容、美美与共的文化内涵及人文理念,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领略以琅琊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海洋文明,来自12国的14名汉学学者前往琅琊台进行了专题采风行——“中国古海洋文明探源”,继“琅琊文化与中国海洋文明探源”专题调研之后,又一次针对“中国海洋文明探源”的重要活动。


汉学学者们先后参观了观龙阁、琅琊刻石、御路、秦始皇遣徐福入海求仙群雕、夯土层保护亭、望越楼等重点自然、人文景观,详细了解了琅琊台深厚的历史文化,聆听了琅琊台一个个美丽的传说。


来自泰国的周鹏表示,中国传统海洋文化价值观中“四海一家”与“和谐包容”,具有和平性和包容性,这种观念为解决当前世界海洋利益争端和海洋生态危机提供了有益思路,有利于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人类共同目标。


来自埃及的凌骁表示,埃及和中国都是有着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己以前一直认为与埃及同属于大河文明的中国只是以灿烂的内陆农耕文化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今天才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海洋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来自加拿大的李季表示,中国海洋文明具有超越海洋贸易本身的更广阔的文化和社会历史内涵,其形成不是靠武力和强权,而是洋溢着文化和文明的力量,中国海洋文化具有鲜明的对外和平的开放性,从琅琊文化便可窥见其中深意,这样的特质,正是以环地中海海洋文化圈为中心的西方文化所缺失的。



来自委内瑞拉的吴瑞龙表示,中国的全球治理观向来强调“共商共建共享”,2018年,委中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了两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等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事实证明,以促进共同发展为目标的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及以此为依托和载体,已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而这些成就的取得,无不建立在共商、共建、共享的价值内涵基础上。


来自意大利的孔若水表示,海洋足够辽阔,容得下多元的话语。“和”文化是中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便讲“和”而非“同”。中国领导人提出的海洋命运共同体也体现出中华文明“和”文化,倡导建立一个平等、互利、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陈锐浩表示,海洋是连通各大洲的天然纽带,也是国际贸易、国际航运的重要通道,海洋成为保障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为促进世界经济繁荣而承担大国责任的重要体现,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的持续对接,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海上合作不断前行,必将成为海洋文明共生共荣的典范。


来自波兰的傿静安表示,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符合沿海各国人民的期待,统筹兼顾了沿海各国共同利益,积极推动全球海洋公域治理机制改革,有利于海洋国家精诚合作、应对风险和挑战。


汉学学者们纷纷表示,中国海洋文明背后的价值意义在于为今天人类社会提供了一份“海洋和平”和“人类多元文化和平共处”的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历史范例,对今天世界各国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的历史启迪和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黄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