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勘百部汉学经典,共绘世界汉学新图景

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

作者:

2024-06-24

  触摸城市现代脉搏,重勘百部汉学经典;共绘世界汉学新图景,拓展文明互鉴新境界。6月23日下午,由世界汉学中心与青岛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举办的“文明互鉴·帆都雅韵”汉学经典研讨暨城市体验活动在世界汉学中心盛大启幕。

1.png

  青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升勤,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姜剑超,西海岸新区工委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金华,新区工委宣传部副部长宋雪,新区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于瑞泳,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总督学张成霞,世界汉学中心主任、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汉学与中国学学院院长徐宝锋,世界汉学中心责任专家孙建华,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王倩松,青岛新闻网副总经理董金鹏共同出席活动,驻区高校留学生代表与媒体记者代表共计五十余人参加活动,青岛日报报业集团观海副总编辑、青岛新闻网总经理仇瑰丽主持活动。

  澳大利亚联邦人文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马克林(Colin Mackerras),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巴西瓦加斯基金会巴西—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高文勇(Evandro Menezesde Carvalho),韩国顺天乡大学校中文系教授朴现圭(Park Hyunkyu),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翻译与口译学院终身教授高伯译(Gabriel García-Noblejas),红猫出版社创始人、总裁哈鲁克·海普康(Cevdet Haluk Hepkon),土耳其安卡拉哈兹巴伊拉姆大学教授吉来(Giray Fidan),红猫出版社中国事务负责人、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外籍专家,哥伦比亚汉学家、翻译家罗豹鹿(Pablo Rodriguez Duran),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博士后范玉雪(Pham Ngoc Tuyet),《中国戏剧简史》译者谢欣、袁芳,《壬辰倭乱明军活动及其文物》译者肖大平,《中国古代神话》译者曾宇等分别作为汉学家代表、海外出版社代表、译者代表参加启动仪式。

2.png

  徐宝锋教授表示,汉学学术发展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展现出重要作用,世界汉学中心通过世界汉学家理事会、世界汉学中心、世界汉学家大会三层汉学组织架构建设完成全面深入的世界汉学体系,在全球完成50个海外分中心、国别理事会点位布局,打破区域和国别的界限,形成全球性的联络沟通网络。世界汉学中心已产出了诸多重要学术成果,在全球学界引起广泛关注,产生了深远影响。“重勘百部世界汉学经典”项目得到了众多世界著名汉学家的积极响应,将进一步加强全球汉学家与中国学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以修订和完善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以青岛为触点,以学术为抓手,以文化为引导,世界汉学中心正不断向世界生动展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稳步成为全球汉学家理解、发现和表达中国的重要平台。

3.png

  王倩松副总编辑表示,青岛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开放精神,报业集团作为青岛市的主流媒体集团,积极发挥媒体融合的优势,与海外媒体建立了沟通机制,不断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并与世界汉学中心等战略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接续举办高水平中外人文活动,让世界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青岛的城市魅力。希望中外学者、机构能够携手同行,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开创国际传播事业的新格局。

4.png

  马克林教授表示,汉学家有责任亲身探访中国,以向世界准确展现中国的真实现状和令人瞩目的进步。在连续多日对青岛的深入探访和人文自然采风中,他深刻体会到文化的昌盛不仅映射出青岛的蓬勃发展,更承载了中华民族特殊精神的持续传承。青岛不仅是中国人民觉醒的历史见证者,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辉煌成就的缩影。最后,马克林教授对世界汉学中心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表示将持续关注并支持世界汉学中心的发展,共同推动世界汉学事业向前拓展。

5.png

  高伯译教授表示,世界汉学中心为全球汉学家打造了共享研究与沟通平台,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和青岛城市风貌的关键窗口,以其独特的“磁力”,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文化各异的汉学家,有力地推动了跨文化间的深度交流与思想碰撞。他特别提到,汉学中心的工作人员展现出的专业素养与正心诚意,深刻体现了人文关怀在文化交流中的核心地位,这种源于人与人心灵深处的真挚交往,是任何先进技术与物质财富都无法比拟的宝贵财富。在发言的结尾,他引述了习近平主席致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的贺信内容,重申了汉学家的崇高使命——作为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为沟通中外文化、增进理解友谊合作作出更加积极的努力。这不仅是对全球汉学家的殷切期望与嘱托,更是对全球化大潮下文化交流至关重要作用的深刻洞见。

6.png

  吉来教授回忆了去年与多国汉学家入驻世界汉学中心期间的充实经历。今天他带着《土耳其汉学的缘起》新书再次回到世界汉学中心,离不开去年在中心与不同国家的汉学家们在日常学术研究中的交流与探讨,得以重新发掘并思考土耳其汉学史源头,为土耳其汉学的起源和历史提供新的视角。他表示,世界汉学中心是一个促进学术交流和研究的“智慧之家”,不同领域的学者能够进行深度合作,产生学术成果。同时,世界汉学中心开放和包容的环境、互助与合作的精神,不断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汉学家来此交流,共同为学术研究和不同国家和民族互学互鉴做出贡献。

  汉学家经典入库仪式,汉学家代表,“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高文勇(Evandro Menezes de Carvalho)向世界汉学中心赠书。

7.png

  高文勇教授在入库仪式前表示,中国对人类的贡献远不止于经济层面,其深厚的文化和知识遗产同样为全世界所珍视。如今,中国正积极地向世界展示并分享中国理念、中国道路和中国智慧。历经数千年的思想积淀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实践探索,中国智慧以及中国人独特的问题解决与关系建立方式,已然成为国际关系中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8.png

  王倩松副总编辑与哈鲁克·海普康总裁互换青岛日报报业集团与土耳其红猫出版集团战略合作协议文本。

  “文明互鉴·帆都雅韵”汉学经典研讨暨城市体验活动以国家出版基金“‘一带一路’汉学经典书系”项目为学术基础,同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城市体验活动。本次活动为期一周,来自澳大利亚、韩国、西班牙、土耳其等多国汉学巨擘与国内翻译界精英共聚世界汉学中心,实现作者与译者真正面对面进行世界汉学经典著作研讨并重新编译,由中外著名出版社出版发行。

  同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汉学家在开展学术研讨之余,将深入青岛的每个角落,全方位、立体化、零距离“走读”青岛,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青岛实践,领略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感知中国经济建设进程与社会发展变化,并以青岛为窗口认识中国、理解中国、讲述中国。

责任编辑:吴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