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美国汉学家大会分论坛“文学译研与传播(分论坛Ⅱ)”于世界汉学中心美洲厅顺利举行。来自澳门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西南大学、郑州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11位教师及硕博生进行了发言分享。分论坛上半场由澳门大学副教授徐敏慧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任大援、美国瓦萨学院哲学讲席教授、哲学系主任万百安(Bryan Norden)评议。
论坛下半场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周杰主持,内蒙古大学教授、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瑾玉、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苏独玉(Sue Tuohy)评议。
主旨演讲
上半场发言
发言人:朱峰(浙江海洋大学)
题目:《左传》英译本的合作翻译过程研究
浙江海洋大学讲师朱峰选择了杜润德、李惠仪和史嘉柏三人合作翻译的《左传》英译本为个案,将其置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框架中,运用所搜集的各种史料,努力再现整个翻译项目流程。朱峰在论坛中指出,杜润德、李惠仪和史嘉柏三人翻译的《左传》,不仅是译者间的合作,也是连同出版社相关人员以及外部专家人员的合作,涉及到16个个体和7个群体。在该项目的执行阶段,海外出版社的文本生成过程需要经历七个具体步骤。出版社和外部专家两大群体的行动者参与其中,外审专家和执行编辑是隐身的译者。
发言人:温赵珮阁(宁波大学)
题目:“厚重翻译”视阈下的华兹生英译《庄子》研究
宁波大学在读研究生温赵珮阁对华兹生《庄子》的英译翻译进行了分享。在《庄子》英译史上,华兹生译本深受好评并多次再版,有力地推动了庄学走出中国。华兹生通过厚重翻译手段构建文化交互语境,消除目标读者对外来文化的陌生感,从而达到阐释和传播的最终目的。温赵珮阁认为华兹生主要借助序言、注释、年谱等延展手段增强译本的“厚重性”,在基本把握原作精神的基础之上,多方位创造富含文化信息的言说语境,构建起中西方文化平等交流的桥梁,推动了《庄子》的对外传播,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典籍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借鉴。
发言人:姜国会(西南交通大学)
题目:美国汉学家梅维恒《庄子》英译本的传播与接受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姜国会在此次论坛交流活动中,也分享了他对《庄子》的英译研究。他关注美国汉学家梅维恒(Victor H.Mair)的翻译版本,借助Worldcat、Amazon、Goodreads、Google Scholar、JSTOR、Web of Science等平台,量化统计该译本的全球图书馆馆藏量、在线读者评分与评价,以及学术领域的引用情况,综合考察其在国际间的传播范围、受欢迎程度及学术影响力,系统分析梅维恒《庄子》英译本的传播轨迹与接受情况,旨在为跨文化翻译研究、古典文献的国际传播策略以及汉学研究的国际化提供实证依据和理论参考。
发言人:姬洁如(西南交通大学)
题目:宇文所安文学史观下文学史与选集间互证关系刍论——以《剑桥中国文学史》《诺顿中国文学选集》唐代研究为例
西安交通大学在读研究生姬洁如认为《剑桥中国文学史》与《诺顿中国文学选集》是宇文所安中国文学史观的摘要:一体两面。二者在文本选择、编撰方式上具有相似性,体现作者的文学文化史理念对诗人诗作特有的评价体系;它们的编撰角度又各有侧重:文学史主要从外部物质环境中考察文学实践,作品选则更关注文学传统的互文性与审美特征,两者恰好在互证互补之中集中彰显出宇文所安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基本认知。宇文所安文学史观的系统建构与傅汉思之引领和早期唐诗史实践间存在密切关联,充分影响了北美汉学特别是唐文学史研究的学术路径。
发言人:王益莉(宁波大学)
题目:王安石文学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研究
宁波大学讲师王益莉从译介和传播的角度,分别对王安石文学在日本、韩国英语世界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现状进行梳理,并分析了王安石海外文学家形象的构建和《故乡》接受情况。随着国际汉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王安石文学也成为了海外学界的研究课题,但其国际传播的影响稍显平淡。王益莉老师将王安石文学译介至于更为宏大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观察,找出王安石文学译介和国际传播中存在的传播问题,进一步探讨王安石文学的国际传播策略,以期推进宋韵文化更好更快地走出去。
发言人:周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题目:李提摩太英译《西游记》的“佛”形象变异研究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周杰给大家分享了李提摩太英译《西游记》的“佛”形象变异。周杰老师指出,李提摩太《西游记》英译本,开启了中西佛耶对话的文学实践途径。译者李提摩太以宗教优越感与欧洲中心主义视角,审视作为异质与他者的中国佛教文化,通过副文本阐释、概念比附、信息增殖、体验替换与杜撰、情节与视觉强化等多种途径将三位一体的框架植入原作,将原作“佛”与基督教圣父上帝、圣子耶稣进行比附影射,为“佛”形象披上一层厚厚的基督教外衣。中西文明互鉴离不开以史为鉴、借古观今。深刻了解晚清时期中国文学经典中宗教文化形象的译介变异与背后的影响机制,对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与中国国际形象塑造具有启示意义。
评议人总结
北京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任大援,以及美国瓦萨学院哲学讲席教授、哲学系主任万百安(Bryan Norden)对上半场的发言进行了评议。任大援教授指出,大家从各个角度、各个领域来探讨了中国作品在海外译本的特点以及接受程度,这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万百安教授认为大家的观点非常有启发性,使他受益良多。
下半场发言
发言人:钱泓鲲(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题目:鲁迅《故乡》影响下的新马华文文学故乡书写——以黄孟文小说《再见惠兰的时候》为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钱泓鲲探讨了鲁迅《故乡》影响下的新马华文文学故乡书写,以黄孟文小说《再见惠兰的时候》为例,向大家分享了他的研究。他指出,自从1920年代鲁迅的作品传入新加坡、马来西亚以来,鲁迅便在新马文坛占据重要地位,甚至一度影响新马文学的创作方向。近年来,新华文学和马华文学都呈现出第三文化空间中的华族文学新形态建构趋势。在此背景下,对鲁迅《故乡》影响下的新马华文文学故乡书写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发言人:徐敏慧(澳门大学)
题目:汉学家金介甫的沈从文英译研究
澳门大学副教授徐敏慧聚焦汉学家金介甫的沈从文英译研究。她表明,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外译研究领域,汉学家译者的重要作用,学界已达成共识。对汉学家翻译的研究大多聚焦具体的文本分析和翻译策略,少有研究从宏观、整体的角度探讨汉学家的研究对其翻译的影响。通过金介甫的沈从文英译研究,徐敏慧指出,译本将沈从文及其笔下的社会百态、人性图景、文学大观以更加立体、多面、真实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发言人:栗玟琪(郑州大学)
题目:作为拟像的还乡——重读施蜇存《魔道》
郑州大学在读研究生栗玟琪给大家分享了她对施蜇存《魔道》这一作品的解读。施蜇存同都会主人公的共情暴露了他以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为准绳的创作理念,这也是现代中国文学中两次现代主义创作实验热潮的局限所在。栗玟琪认为本土的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实验并未偃旗息鼓,在经历世纪初的沉寂后,大陆青年写作再次显现出先锋的光辉。不过,卡夫卡、卡尔维诺和博尔赫斯的阴影仍不时投射在他们的文本中,成为大于文本的强势存在。如何经由引入世界文学资源的异质性以培植本土文学创作传统,仍是作家们绕不过去的问题。
发言人:钟之林(西南交通大学)
题目:角色伦理视角下的译者伦理研究——以伊文·金《八月的乡村》英译本为例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钟之林从译者角色伦理视角分析了伊文·金《八月的乡村》的英译本。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涉及多重伦理关系的伦理活动。钟之林认为中国文学作品外译过程中,译者承担着多重社会角色,使其受到多重角色伦理的制约。译者伊文·金根据译语读者与译语社会的需求,在衡量、协调不同角色伦理的要求的情况下,对译本进行了适当删减、改写。此为有益于译本进入译语社会后实现社会功能之举,促进了译本的广泛传播,达到了良好的文化交流效果。
发言人:孙晓雪(格林内尔学院)
题目:绘景中的灾难回声:在《人流》和《流放上海》中导航环境与历史置换
格林内尔学院助理教授孙晓雪对艾未未的《人流》和乌尔里克·奥廷格的《流放上海》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环境与历史叙事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置换的影响。通过检视摄影手法、自然的表现以及家园、无家可归和身份概念的演变,突出这些纪录片如何描绘难民和流亡者经历的相似之处与差异。《人流》强调了加剧置换的环境挑战,而《流放上海》融合了档案影像和当代场景,以连接过去和现在。
评议人总结
内蒙古大学教授、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瑾玉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苏独玉(Sue Tuohy)对下半场的发言进行了评议。刘瑾玉教授认为下半场的发言非常精彩,信息量、思想含量都非常大,有很多思想上的亮点。苏独玉教授指出大家的主题都具有强烈的思想冲击力,对她触动很大。
2024-09-29
2024-09-27
2024-09-26
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