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汉学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理解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
段鹏
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本次论坛,和大家共同探讨高水平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重要议题。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人才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我想我们今天探讨的这一议题,绝对不仅是中国的,同样也是世界的。
新时代呼唤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面对时代赋予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原创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为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孕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头。作为一所文科类、语言类院校,能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做些什么,学校自身发展如何才能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今天的论坛给大家提供了特别好的交流机会,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北京语言大学在相关领域的思考和工作。
一、找准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力点
今年1月31日,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系统论述了“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总书记专门对教育提出要求,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我们要看清当前国内外面临的形势变化,看清全球教育变革趋势、科技发展竞争点和教育发展的规律,促进教育、科技、人才系统集成,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不仅是综合类、理工类院校需要思考的命题,文科院校,包括语言类院校,也要肩负使命,关键是要找准发力点,发挥出自身的优势特色,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贡献力量。
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到底要靠创新人才。怀进鹏部长指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满足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对人才需求的关键一招、破题之举。新时代的劳动者要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要掌握高新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具备数字素养,同时也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成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配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要把人才培养与科技发展趋势、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潜质,更好地推动人才培养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实践。除了在人才培养方面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文科类、语言类院校还可以结合学校资源禀赋,在其他很多方面开展工作。比如,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拓展包括校际、国际等在内的交流合作空间和格局,讲好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故事;深入挖掘中国文明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发挥的巨大作用,重塑世界对中国文明、中国科技发展的认知和评价;面对科技话语呈现的竞争性格局,在科技话语建构方面推动形成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等等,促进语言、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让语言、文化与科技相互赋能。
二、科技汉学及其在中国式现代化国际理解中的作用
(一)科技汉学工程的内涵和意义
科技汉学作为汉学领域中新兴且日益重要的分支,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提供了新的培养平台,也为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理解开辟了新的学术路径。
从体系搭建上来说,科技汉学工程将构建“一体两面”的教育体系:一方面是科学技术的学习,另一面是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底蕴,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同时将构建“四位一体”的教育框架:包括“科技+文化”的理念体系、“国情教育+共识认同”的情感体系、“世界性+民族性”的知识体系以及“历史+当代”的认知体系。
从发挥作用上来说,科技汉学工程将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科技发展的理解与认同,为全球科技合作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模式。具体来说大致有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创新来华留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掌握科学技术又了解中国的国际人才。二是促进中国科技的国际化进程,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客观认识,带动新时代“科技出海”和“科技外援”。三是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通过对科技汉学的学习,留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四是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理解提供新视角,通过研究中国科技的历史发展、文化根基、国际影响及其与现代社会的互动,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理解提供新的视角和工具。
(二)学校开展科技汉学工程的基础
汉学一直以来都是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维度,影响着世界各国的中国观。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发展和世界格局的变化,汉学的内涵不断丰富,拓展出广阔的领域和视角。北京语言大学作为国际中文教育的旗舰,一直被称为培养汉学家的摇篮,建校60年来为189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0万余名通晓汉语、熟识中华文化的国际人才,很多人成长为本国的优秀汉学家。
北京语言大学作为国内率先设立汉学与中国学学科点的大学,是汉学研究的重镇,建立了一带一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在青岛建有世界汉学中心,编辑出版《汉学研究》等学术刊物,设立了中国文化译研网等网络平台,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学术影响。
2023年7月3日,北京语言大学承办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致贺信。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给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2024年6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教育部党组,转达了对我校法国留学生的勉励和对学校的期许,肯定了学校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鼓励学校法国留学生认真学习中国语言文化,未来做好中法以及中欧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和桥梁。学校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精神和指示精神,在国际人才培养和汉学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
一是聚焦模式创新,培养更多未来的汉学家。2024年7月3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的共同见证下,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揭牌仪式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府隆重举行,怀进鹏部长也莅临学校的哈萨克斯坦分校,要求我们持续打造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实践高地,提升知华友华国际学生培养水平。学校目前正在开展一系列扎实的工作,努力把分校建设成为汉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海外平台。
二是聚焦学科建设,不断完善以汉学为核心的知识体系。学校构建“三强三新”学科体系,夯实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基础,同时大力开拓国际中文教育、汉学与中国学、语言科学等新兴领域,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驱动,促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培养兼具中西学术视野的高端人才。不断加强汉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启动“重勘百部‘一带一路’汉学经典”等大型学术工程。
三是聚焦平台建设,促进全球汉学家的沟通联络。学校构建了以世界汉学中心、世界汉学家理事会、世界汉学家大会为主体的全球汉学家沟通体系。今年9月,学校建设的希腊汉学中心在希腊正式揭牌,这是希腊乃至欧盟历史上首个由中外高校联合设立的汉学研究中心,标志着由中国高校制定的汉学人才培养体系正式进入欧盟教育系统。另外,继2023年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后,10月26日至30日,第二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也将召开。
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方面,2023年7月以来,北京语言大学为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大力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兄弟高校合作开展“阿拉伯语+石油工程”“法语+化学工程与工艺”“德语+木材科学与工程”“俄语+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西班牙语+采矿工程”等五个跨校联合学位培养项目,完成文工交叉专业建设,培养行业急需人才,取得了很好的招生和培养效果。2024年9月,经过前期大量的调研、酝酿和准备工作,尤其是基于学校在汉学领域的坚实基础和前期各文工交叉人才培养项目取得的良好效果,北京语言大学与北京科技大学正式签约,开展“科技汉学”工程合作,建设“科技汉学”联合招生培养及产学研用平台,建立课程共享、学分互认机制,打造来华留学生“科技人文”联合培养模式,培养既掌握科学技术又知华友华的国际人才,同时加强数字人文方向的智库建设,探索设立“科技汉学话语能力创新平台”,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科技发展的理解与认同。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作为高端创新人才集聚地、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等教育,要清醒认识并肩负起责任使命,发挥不同高校的优势特色,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北京语言大学也将不断挖掘自身的资源禀赋,加速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推进教学科研组织方式变革,大力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深度融合,进一步书写好以教育培养人才、以人才推动科技发展、以科技发展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北语篇章。
【本文系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于10月13日在2024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的专题报告】
2024-12-16
2024-12-13
2024-12-12
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