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拍纪录片《中国:变革故事》播出

 12月14日,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三集中外合拍纪录片《中国:变革故事》在国家博物馆举行全球首发仪式。该片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支持下,由五洲传播中心、优酷、美国探索频道联合出品,由五洲传播中心、英国子午线制作公司联合制作,于12月15日起通过探索频道和优酷在国内外同步播出。

2018-12-20
西方社会翻译学核心研究领域:述评及启示

社会翻译学在过去20年迅速发展成为新的国际学术热点。西方学者围绕4个核心领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翻译职业、翻译机构、翻译产品国际流通与传播、社会学与翻译学的界面。当前国内社会翻译学研究尚处于引介国外成果为主、应用西方理论为次的阶段,今后应紧密结合中国翻译实践,在翻译职业、翻译机构、中国文学与文化国际传播、翻译生产与传播过程研究等领域开展更扎实、深入的个案、实证研究和理论建构,以推进翻译学学科发展,指导当前翻译实践。

2018-12-20
翻译是文化的建构性力量——《中华翻译研究文库》序

改革开放前后的一个时期,中国译界学人对翻译的思考大多基于对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数次翻译高潮的考量与探讨。简言之,主要是对佛学译介、西学东渐与文学译介的主体、活动及结果的探索。

2018-12-20
赵元任:论翻译中信、达、雅的信的幅度

严又陵先生尝论凡从事翻译的必求信、达、雅三者俱备才算尽翻译的能事。不过说起雅的要求来,虽然多数时候是个长处,可是如果原文不雅,译文也应该雅吗?比方一个人告人骂他You are a damn fool,公堂的通事翻译成“你是一位很愚笨的人”,雅的程度固然是增加了,可是信的程度减低了,甚至还会影响到打官司的结果呐。至于达的要求,多半时候是个长处,比方一个病重或受伤的人说话说不清楚,一个当翻译的对医生翻译清楚了当然是应该的。可是一个小说家描写各种人物在辞令上的个性的不同,要是一个译者把人人的话都说的一样的流利通

2018-12-20
翻译的有效性之个人体会一二

前年年末,我翻译《月亮与六便士》,剩百分之二十的时候陷入困境,不知道原因,每天坐在电脑前七八个小时,到深夜,译出不足一千字,没胃口,失眠;这本书在我心中,不属于上品,是应朋友之邀翻译,读懂不难,译出来也不难,但译出毛姆的气质和韵味很难,挣扎了一年,终于在一天晚上,遇到两大段景物描写时,脑子断了电,觉得心力不济。

20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