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家们眼中的“中国文学走出去”

近年来,越来越多外国汉学家开始聚焦中国文学作品的“走出去”问题。由于汉语博大精深、用法灵活,让汉学家们在翻译作品时倍感煎熬,却又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而乐此不疲。所谓“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他山之石”究竟有没有“攻玉”之效呢?

2017-04-11
译者张卜天:让生命有意义的事才最现实

有人说张卜天关注的东西不够现实,他微露笑意,“天天忙挣钱、忙各种世俗的东西就叫现实吗?突生重病和临终时的人最清楚什么东西真正现实,最现实的是跟人的生命离得最近的那些事。

2017-04-08
黄灿然:其他工种或许存在天才,但翻译没有

“我早已确定自己后半生都是要用来服务别人的,不再为自己考虑。而我服务别人的方式就是做翻译。”

2017-04-07
达尼·拉费里埃:加拿大海地裔作家的文学梦

日前,加拿大作家达尼·拉费里埃来到中国,在加拿大驻华使馆向读者介绍自己的新书《几乎消失的偷闲艺术》,并就文学创作与推广等话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2017-04-05
王蒙:文学不会消亡它对人精神的推动超过一切

其实不是说不走向世界,而是我们根本不用把它当一个口号,你把作品写好了,它走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千万不要生硬地为走向世界而费心。费心写不出好东西,甚至变成对外部世界的迎合,或者是装腔作势,不见得有好的效果,像这些问题现在仍存在。

201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