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中外文明交流与互鉴,他们为世界认识当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来之前觉得中国是个谜,来之后自己成了中国迷。”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开始认识中国、走近中国。其中不乏对中国语言文化有着深入研究的汉学家、翻译家。从了解到熟悉,从研究到讲述,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世界各国民众描绘着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2020-08-27
中国抗疫诗登上阿拉伯杂志 | 译者米拉:人类只有经历过痛苦和忧虑才能够生生不息

米拉·艾哈迈德(Mira Ahmed),埃及中国事务研究员、青年汉学家、文学翻译家和作家。毕业于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已发表译作包括毕飞宇的《推拿》、鲁迅的《狂人日记》《伤逝》、劳马的《心里话》等,同时翻译王蒙、贾平凹、魏微、熊育群、王小波等中国知名作家的中国短篇小说、散文及诗歌刊登于埃及文学新闻报、开罗报纸、多哈杂志等阿拉伯知名报刊杂志。2017年翻译《推拿》获得第三届文学新闻报的最高翻译奖,2019年翻译石一枫的《世间已无陈金芳》获首届全埃中国当代小说青年翻译大赛一等奖。目前米拉翻译的《这边风景》(王

2020-08-14
好的翻译还需要“创造”

好的翻译应该不只是“翻译”,还需要“创造”。翻译家的创造性体现于将文学作品变为充满美感的艺术品。对文学作品的翻译既要传达原文的基本信息,更要传达美学气息。翻译家创造性的发挥,对于文学翻译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诚然,翻译家也应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以弥补自己知识上的不足。

2020-08-07
现代中国文学在埃及:序言

近几年来,对于中外文学因缘关系的研究成果频出,国内外学术界对这一话题也持续关注。但是,有关中国文学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和影响,却尚未有人作系统、深入的梳理和研究。埃及汉学家哈赛宁博士的这部著作来得及时,他在比较文学研究的这块处女地上,作了可贵的垦殖,让我们得以了解现代中国文学在埃及——这个阿拉伯文化和文学大国——传播的状况及产生的影响。作为哈赛宁博士多年的同道和朋友,我对他这部新作的出版深感高兴,诚表祝贺。

2020-07-29
埃及汉学家哈赛宁著译《现代中国文学在埃及》(中阿双语)近日出版

近日,中国文化译研网会员(CCTSS)、埃及汉学家、翻译家哈赛宁著译的《现代中国文学在埃及》(中阿双语)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扎耶德阿拉伯语与伊斯兰研究中心主任薛庆国作序。该书系哈赛宁教授将自己2008年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为他长年学习、翻译与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成果之一。

20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