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与孙道临关于《寒夜》的对谈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编的内部刊物《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85年第五期的作家访问栏,刊有《巴金和孙道临谈〈寒夜〉》,署名雯佳,不见于已出的巴金研究资料。谢文芬回忆道:

2018-12-06
英国姑娘写的《鱼翅与花椒》很下饭

近来热播的《风味人间》,让观众认识了一个“能熟练使用筷子”、精通中餐厨艺的英国姑娘,扶霞·邓洛普(Fuchsia Dunlop)。镜头中,她从头到脚活力满满,笑盈盈在成都菜市场里左瞅瞅右尝尝,操着四川口音问:“师傅,这是啥子海椒?有没有二荆条?”“喔哟,香得很!”

2018-12-06
河北“试水”《四库全书》重抄重订 拟现“千人千卷”风采

在《四库全书》总纂纪晓岚故里河北沧州,一些书法艺术工作者正在重抄《四库全书》。

2018-12-06
辜正坤:外来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

“术语翻译一方面固然可以丰富本族语, 活泼学术风气, 但如果处理不当, 也可以玷污、破坏本族语, 败坏学术风气。尤其是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关键性术语一旦进入中文, 常常会产生连锁反应, 引起中国学术用语的相应变化”。

2018-12-06
赵汀阳:外来词汇对观念和文化的有趣影响

这本著作的作者群主要是欧洲汉学家,还有几位中国学者,研究的是晚清至民初时期汉语里外来词汇的形成。当年那些外来词汇早已成为现代汉语的普通词汇,而创造中西语言对接的故事和思考过程在今天读来十分有趣。为什么有些译法最终被接受,而有些译法却被放弃,并不都是因为所有后来被接受的译法都更美更准确,而往往另有原因,比如说比较顺口,或者被著名人物所采用,或为政府所采用,甚至是偶然的原因。

2018-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