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天很蓝,太阳很高,街上是来来往往的自行车。
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孩子们的脸上却洋溢着真挚的笑容。
花绳、皮筋、铁圈······过去这些看似简单质朴的玩具却曾经给孩子们带来了莫大的快乐。
翻花绳
滚铁圈
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玩具是每个时代孩子们的心爱之物,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六千年到一万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连我们如今常见的不倒翁早在唐代其实就已经出现了。在当时是劝酒时用的玩具,用泥、布、纸等材料制成,称作“酒胡子”或“扳不倒儿”,画成童子、老翁、官吏的样子。随着时代的发展,玩具的做工与形制变得越来越精美,逐渐成为了中国民间文化与风俗的体现,并发展成了中国工艺美术的门类。
宋代 磁州窑羊哨
竹马 古代儿童仿骑马玩具
如今很多民间玩具都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入选国家丝路书香工程“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第三期资助作品的书籍《追索中国民间玩具之源》将向国际友人展示与中国民间玩具有关的精彩故事。
作者弗拉基米尔·扎哈罗夫(Владимир Захаров)来自套娃的家乡俄罗斯。1971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国立大学东方语系后,进入苏联后为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工作。1997-2001年在俄联邦驻华大使馆任文化参赞,2004-2010年任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2010-2017年先后担任俄罗斯外交部总顾问、上合组织秘书处顾问、俄罗斯高等经济学员、外交学院教授等职。《上合组织各国绘画艺术》《儿童画笔下的神话故事》《画家的和平使命》等上合组织常设文化项目的策划者。多年来深入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民间艺术,著有:《中国民间艺术与古典艺术中的象征形象》《了解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中国民间故事——十二属相》等(均在俄罗斯出版)。
民间玩具 纸龙
民间玩具 拨浪鼓
本书以作者携夫人伊琳娜走遍中国南北,收集、研究中国民间玩具为线索,详细介绍了北京、天津、山东、陕西、河北、河南、江苏等地的传统民间玩具中心,讲述了与各地能工巧匠、艺术家、收藏家交朋友、学习交流的故事,揭示了中国民间玩具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因地取材,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力,精心制作出多姿多彩、形状万千的民间玩具。中国民间玩具的多样性归功于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各地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古典文学、戏曲艺术等等,都为民间玩具提供了丰润的养分。
民间玩具采用人人喜爱、风趣生动的形状,展现了许多人物形象、历史、神话等,把文化传统带进老百姓的生活中,即美化了居住环境,又使儿童自小受到文化熏陶。每逢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民间玩具也定要在庙会、年货市场等群众活动场所闪光亮相,增添了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提高了文化含金量。民间玩具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与教科书。
民间玩具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文化沉淀与回忆,通过了解民间玩具背后的故事,也许我们能回忆起幼时与玩具互动时的专注与单纯,可以在纷繁的世界中找到初心,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简单的人。
“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是中国“十三五”时期新闻出版“走出去”的一项重点工程,是国家“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全球其他重点区域,广泛联系和鼓励海外汉学家、作家、媒体人、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让他们用亲身经历讲述自己的“中国故事”,并对他们的创作给予一定的支持。
2024-12-16
2024-12-13
2024-12-12
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