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和中清:我想把自己看到的中国告诉日本人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李司坤

2019-08-30

2.png

日本作家和中清及其著作《奇迹——发展背后的中国经验》


在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如何才能更好地走出去?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国际书展上,“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海外传播交流会上,外国作家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让外国作家用母语传递中国声音


  “我们费了很大的精力推出作品,并不适合海外市场,并没有在海外产生太大的影响,”在交流会上,中国文化译研网国家工程负责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徐宝锋直言中国图书走向海外的过程所面临的痛点。他表示,很多项目需要借助翻译家的力量,把中国图书翻成目标语种。但这一做法的海外传播效果往往较为有限,主要原因在于,这个过程当中,存在两个落差:一是文本选择的落差。文本选择更多是由中国的政府、出版社或作家自主选择的,跟海外的对话、沟通、交流比较少。二是翻译的落差。有些译者可以流畅地进行两种语言的表达,但在文本翻译过程中却不能进行精神性、思想性、灵魂性的对话和沟通。


  为弥补这两个落差,拉平中外图书市场之间的差距,在国家丝路书香工程框架下,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2017年发起了“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初衷就是希望外国作家直接参与中国主题的创作,用自己的母语在其祖国讲述中国的故事,更好地服务于海外读者。因为作者选择的内容是其作为本土文化学者感兴趣的内容。“刚开始,我们担心国外作者的参与度或兴趣不高,但在计划实行过程中发现,外国作家比我们想象中热情得多。”据徐宝锋介绍,目前,该计划已经在南京、广东建立了几个作家居住地和国际作家交流营项目,根据作家提出的写作计划安排,与地方政府进行具体对接。截至2019年8月,该计划所征集的图书内容涵盖中国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文学和艺术等多个角度,共涉及259位海外作者,19种创作语言。其中《中印情缘》《我眼中的中韩关系》等15部作品已经成功出版并落地海外。

1.png

《中印情缘》(左);《我眼中的中韩关系》(右)


“中国发展的因素正是日本缺乏的”

  在北京书展的交流会上,“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项目的入选作家及出版机构负责人,共同探讨如何提升该项目在海外的影响力。和中清是一名来自日本的实业家兼作家,他的著作《奇迹——发展背后的中国经验》入选了“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第三期资助作品名单。“我与中国的关联始于1991年,我亲身感受到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蓬勃朝气与中国所蕴含的无限可能性,”和中清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过去30年来,他在中国感受到了美好与强大。“我在把这些感受写进这本书的同时也意识到,中国发展的因素正是日本所缺乏的,这也正是日本过去20年里持续衰退的原因。”


  和中清在其作品中,从“思想与理念”“政治与领导人”“中国社会的风土与中国人”以及“中国经济”四方面解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并把它们归纳成12个因素,其中特别强调了中国政府所采取的和平主义。“和平主义奠定了中国发展的基础,这12个发展原因都是建立在中国所倡导和实践的和平主义基础 之上的。”


  和中清表示,在日本,关于中国的污蔑和误解多年来一直没有消散。“30年前,否定中国改革开放的意见开始出现在日本部分媒体和知识分子中。本世纪,宣扬中国崩溃论的反华书籍开始充斥日本书店,”和中清说,“反驳他们的歪论,是我日常工作的课题。在一堆泛滥妖魔化中国的声音中,我经常被周围的人视为异端,但我并没有气馁,相反,我的书得以入选‘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这给我很大的勇气。不到中国来,你不能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到中国来,所以我希望把自己所看到的中国告诉日本人。”


“美国媒体上看到的中国和真实的中国像两个世界”

  美国社会学家、作家马克·力文,还是一位乡村音乐人。他擅长用美国民谣讲述中国的乡村故事,是第一位慰问中国三军仪仗队的外国音乐人,被中国媒体誉为“民谣英雄”。“我在《纽约时报》上看到的中国都是一些负面消息,但现在我到中国来了,我发现人们都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就感觉像两个世界一样。”马克·力文说,2013年他写了一本书,叫《我的中国故事》,介绍他在中国认识的人,去过的地方,我的经历等。


来自罗马尼亚的知名电视主播马丽娜·阿尔马善在分享自己的写作动机时谈到,她十几岁就在学校的课程中学到了中国的长城和文化。“我想告诉我的儿子,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国家,不只有欧盟、美国,还有一个特别重要、强大的国家。”马丽娜在她的著作《东南西北看中国——一位罗马尼亚人眼中的新时代中国》中,分享了其在中国各地的见闻,以及她见到的中国人,如作家、奥运冠军、时尚设计师和艺术家等,书中还收录了一些访谈片段。罗马尼亚科伦出版集团公关及市场部门主管弗洛里·米哈拉切介绍道,该出版集团希望将马丽娜对中国的感受及印象传播给更多罗马尼亚人。“我们在罗马尼亚动用了一切宣传手段进行图书的宣传和销售,视频、访谈、杂志等渠道我们都用上了”。米哈拉切说,该书在罗马尼亚的社交网站上讨论非常热烈,“很多罗马尼亚国内人看了马丽娜的书后特别想来中国。”

东南西北看中国——一位罗马尼亚人眼中的新时代中国_副本.jpg

《东南西北看中国——一位罗马尼亚人眼中的新时代中国》


徐宝锋希望参与计划中的作家能以人类共同的感知形式来体验共同的文化存在。“不要把中国文化当作一个他者,也不要把其他文化当作他者。我们应把不同文化看作一个共同体,这样作者实际上是在中国的语境下去讲一个人类的共同故事。”


责任编辑:罗雨静
相关人物
B R Deepak

狄伯杰(B.R.Deepak),印度翻译家。...

了解更多
Marina Almășan

马丽娜·阿尔马善,1962年6月生于罗马...

了解更多
Wanaka Kiyoshi

和中清,生于1946年,毕业于同志社大...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