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语言与艺术为桥梁的汉学研究 ——林西莉教授访谈录

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生于1932年。中国文化译研网(CCTSS)会员,瑞典最著名的汉学家之一,也是作家和摄影家。自20世纪70年代起便致力于汉语教学并通过书籍、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介绍中国文化、历史、语言和社会。除了学习中文、艺术史和历史之外,她还学习了中国古典音乐。在1961~1962年在北京大学学习汉语期间,在北京古琴研究会师从著名古琴家王迪学习古琴。她曾多次访问中国,著有《汉字王国》《古琴》《另一个世界:中国记忆1961-1962》等书,并两次获得瑞典文学最高奖“奥古斯特奖”。

2020-12-25
瑞典汉学家扬·米尔达:向西方讲述中国故事

扬·米尔达(Jan Myrdal)是瑞典作家、评论家和政治活动家。他一生著作等身,心系中国,至今已发表200多部(篇)评析和介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著述,其中以1962年至1994年5次采访延安南郊柳林村,撰写的《来自中国农村的报告》系列论著尤为著名,至今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畅销各国,成为西方社会了解中国社会的必读书目之一。

2020-12-14
瑞士汉学家胜雅律:西方只看到了香港的“两制”而忽略了“一国”

瑞士汉学家胜雅律教授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西方人普遍不了解香港的法律地位和“一国两制”的意义,只看到了香港的“两制”而忽略了“一国”。

2020-07-16
合力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墙内看花)

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去世的消息在中国文化界引发震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汉学家被称为“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筑桥的人”。马悦然把中国称作第二故乡。在这片土地上,他或发掘作者,或译介佳作,或为中西文化交流破冰,或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建言,一直在为中国文学“修桥”。

2019-11-14
芮瑞娜:研究术语问题的过程本身即体现跨文化研究的思路

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小说时,只有通过仔细阅读与认真理解,并结合具体研究对象与语境,选取最合适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如此才能真正地欣赏中国的作品与中国的文化。我认为中西文学之间是可以进行讨论的,双方完全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欣赏。

2019-07-05